新任初中班主任經驗分享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筆者為初中新任語文教師及初一年級班主任,提供本人入職前后經過校本培訓、專業指導等過程后正式開始教師工作的重要經歷,并分享由崗位中逐步實現班級從自由管理模式到自主管理模式的轉變經歷,以幫助新教師完成從校園到工作崗位的身份轉變。
關鍵詞:新任教師;班主任;初中;自主管理模式
2006年教育部頒布《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一文中指出:各階段的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將中小學新任班主任培訓納入教師全員培訓計劃中來,學校亦需制訂相應的新任班主任培訓計劃,有序地開展各項崗前和崗位培訓工作。我校提供系統的新任班主任培訓具有深遠的意義。
從高校剛剛踏入校園,無論是角色的轉變還是能力的培養,新任教師在此階段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一時期是其職業生涯中最具可塑性的,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快速關鍵期”。因此,我國的教育相關部門都應密切關注新任教師的職業發展,致力于新任教師的培訓并關注其個人成長。
一、 入職前的系統培訓
在新教師培訓教學中,我校實行一對一的培訓模式,鍛煉新教師獨立的教學演練、指導其講評結合、研討與教學展示相結合。這種實操型的指導模式與大學課堂相比,更能讓新教師有課堂的即視感,提供課堂突發情況的應激機會;培訓人員與新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任務來進行重復性的教學研討,新教師在執行教學前已經得到指點與修正,在系統地完成教學任務后,培訓人員進行點評與教學分析,令培訓得到有效的落實。但這種一對一的培訓模式對培訓人員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要求,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方能實現,是對培訓人員的教學理念、教學實操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的考驗,這些均將是新教師日后教學成長的楷模。因此,培訓人員的選擇亦是培訓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由學校指派合適的培訓人員給新教師的標準顯得至關重要,培訓人員如何引導新教師走上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師道路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索的問題。
二、 作為初任語文教師遇到的問題
新教師在入職前對自身的專業認同感較強,認為教學實際與設想是較為相近的。但是,入職后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實際操作后,新教師容易對自身能力與自信度產生深度懷疑。以筆者為例,作為一名新任的語文教師兼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在任職初期,常忙碌于班主任各項瑣碎事務,并與各個家長保持較密切的溝通,以確保家長隨時了解孩子動向;在日常工作中,亦會花費大量精力處理班級的日常事務,導致在專業課上,出現教無可教、知識點覆蓋不全面、學生課堂興趣不濃厚等狀況,后請教培訓人員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并結合自身情況與學校的政策,對班級提出自主管理模式后,上述情況有所緩解,并對自身的專業課進行總結反思,也收到了學生更好的課堂反饋。
三、 把班級訓練成自主管理模式班級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學習習慣和性格特質養成的重要時期,兒童向青少年轉變的過程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指引,在學生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塑造初期,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為日后班級形成自主管理打下夯實的基礎。在順應本校提出的班級自主管理政策和時下教育的大環境下,筆者按以下三個階段逐步實現班級自主管理:
?。ㄒ唬?現代初中狀況
初中學生從小學畢業進入初中校園,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并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步改變,極其活躍,老教師常得出:“初一年級最難教,思想未成熟;初二年級最乖,已經有效管理一年;初三年級面臨升學壓力,懂得自我學習,有較大學習動力”。因此,初一時期是初中生的“困難階段”“危險階段”。而新任班主任由于經驗欠缺,會出現抓錯工作重點的情況:1. 重成績輕德育。新任班主任缺少集體管理的經歷,自身暫未形成獨立的班級管理思想,無法有效指導班干部管理班級,僅依靠自身理解、主觀判斷來管理班級。新任班主任出現工作偏差的主要原因可能由于當下學校量化標準是應試成績、升學指標等,只認可成績而忽視德育是當代教師的現狀;2. 班主任的絕對權威不可侵犯。新任班主任的第二個工作誤區是處于班級管理中的絕對權威,事事需親力親為,絕對“統治”班級的各個成員,大范圍是班規的制訂到班委的任命,小范圍是時刻監督學生的一切動向到管理懲罰的落實,均由班主任一錘定音,且不允許學生事后質疑,學生只可無條件聽從命令;3.
管理制度過于簡單。初中學生不同于小學生,班主任以批判、懲罰、冷語相對、嘲諷的教育方法會讓學生逐步放棄自我、缺乏學習的動力,同樣的錯誤可能多次發生在同一班級不同個體,但班主任一味采取相同的教育方法而忽視個體的差異性,導致類似問題無法根本解決。
(二) 自主管理模式的逐步實現
筆者認為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但要忙于班級的日常管理,更要做好自身本職專業課的教導。因此筆者認為實施班級的自主管理更有利于班級的發展、教師的專業培養、學生的自身約束能力的形成,為當代初中生提供自我表現、全面發展、與他人溝通交流、培養自信自律的平臺。
1. 我是你們的管理者
在自我管理的初期,班級成立不久,成員間的了解和協作均不多,自主管理機制難以立即建立,班級主要成員的管理能力低下。在此階段新任班主任應該及時掌握班級各成員信息,結合家庭情況做好與每位成員的交流溝通工作。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激勵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同時,結合家委會成員的力量,讓每一位班級成員都投身到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中去。班主任主導全班的發展方向,樹立良好的威望,培養良好的班風班氣,使之深入人心,此乃班級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2. 我們共同制定班規紀律
第二階段班級成員之間有了初步的了解認識后,班級主要成員的身份地位逐步形成,班主任可引導全體學生共同制訂班規,并樹立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性意識,但由于絕大部分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仍缺乏應有的自控力,班主任可逐步放權,引導學生完成具體的班級管理任務。另外,班主任對各成員的了解進一步深入,可挑選出自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班干部進行培養,以點帶面,鼓勵全體成員參與到自主管理中去。 3. 你們是班級的小主人
最后是班級自主管理的執行階段。班級活動中全員參與,明確個體在班級管理中所處位置及自身職責并很好地要求自身的日常行為。班容班貌、正能量的班級輿論、全體的高協作性、互愛互助的班級文化精神,均能顯現出班級是一個有機整體,班級成員對已形成的班級管理制度、班紀班規有較高的認可度,自身的認識亦日趨成熟。
4. 自我管理心得體會
首先,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識,講解這一模式的重要性,激發全體成員的自我管理興趣。若其認識到這一做法的意義所在,就能在管理上嚴于律己,嚴格要求自身日常各類行為。
其次,形形色色的班級活動并不是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這是通過班級集體活動的方式培養全體學生班級榮譽感,為日后自主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到各項集體活動中,無論是校內外的表演、比賽、社會實踐等均是一次次展現自我、培養自信的好機會?;顒又行氯伟嘀魅翁峁C會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整的活動項目,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活動項目的組織、策劃、執行等環節,使其感受到自我能力展示的魅力,同時參與到每一項活動的管理中去,且自身管理能力得以再次提升。
再次,以專項承包的形式豐富學生的管理角色,具體表現以團體或個人的值日班長模式,除了緊張的學習,專項承包可將班級的事務分成多個小塊,學生通過責任承包制的模式共同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去,實現“人人參與,各有所責,管好自己,共同管理”。
參考文獻:
[1]鄭友訓.新教師校本進修的實施策略[J].教育評論,2003(2).
[2]周成海.教師的教學專業成長歷程:一項自我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9(7).
[3]朱仕華.淺論新教師教學專長的發展[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5).
[4]姚紅玉.新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與策略[J].教師教育研究,2005(6).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6.
[6]黃燕.中國教師缺什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7]林冬桂著.班級教育管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劉旭.經營班級:中學班主任工作藝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9.
[9]林進材.班級經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7.
作者簡介:
張鑫,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第一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