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課程改革的腳步也在不斷加速,在進行各個學科的教學時,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進行初中歷史與社會這一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當著重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加強學生們的綜合實力,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在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以此不斷地引導學生們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使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夠不斷地提升。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教學;核心素養;教學需求
歷史與社會這一學科的綜合性較強,這一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空間認知能力、歷史意識、綜合思維能力以及社會實踐能力這幾方面。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求其在進行課程的講解時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人文性還應當擁有一定的綜合性與時間性。也就是說應當與教學實際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有條不紊地把握節奏,拓寬自己的事業,推動綜合素質的發展與進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一、 歷史與社會學科核心素養
歷史與社會學科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綜合提升學生素質的能力,是通過歷史與社會的學習可以體現出來的一種素養,擁有著這一學科特點的人文品質以及綜合能力,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ㄒ唬?空間感知能力
這一能力主要是指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們對于不同類型的人類生存空間的認識過程,其中包括了對空間的認識以及對人的認識。所謂的空間認識是對周圍位置的認識,了解其特征、差異以及關聯等,并進行解釋說明,對擁有相同特征的區域進行劃分,并進行全面的分析;所謂的人的認識,是指對人關系的認識以及做出正確的判斷。
?。ǘ?歷史意識
這一內容主要是人們對社會發展過程所產生的一種反應,其中涉及了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對歷史事件的客觀判斷,并將有關聯的歷史事件進行歸類,并做出總結性分析,所謂的歷史判斷也就是從歷史人物以及事件的不同了解歷史事件的價值以及真實性,最終對其作出正確的判斷,最后所應當做的就是產生歷史認同,大概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對國家的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形成一致。
?。ㄈ?綜合思維能力
所謂的綜合思維主要是指通過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學會運用歷史的眼觀去了解并認識向如今所生活的社會,縱向了解人類發展的過程,關注人們從古至今的生活狀態。從知識層面來看,應當將歷史與現代進行結合,并且還要做到中外結合,通過各個方面的串聯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ㄋ模?社會實踐能力
對于社會實踐能力的形成主要是指通過圖表以及資料等工具,獲得有用的信息,對地理事物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揭示歷史與社會的現狀,解決歷史與社會的問題,真正地學會融入社會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識、社會實踐能力。
二、 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
歷史與社會這一學科的綜合性是非常強的,其涉及的知識點的覆蓋面也是非常廣的,如果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去講述這一學科的知識,肯定不能夠將這一學科的精髓傳達給學生,沒有辦法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歷史與社會學科在新課標中指出: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學習,了解更加綜合的學習內容,通過在學習中所產生體驗學會從多個角度,聯系多個學科以及多種學習方法綜合地對歷史問題以及社會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最終做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完善學生人格的目的。因此,教師們應當以歷史線索為教學主導內容,有效地運用古今結合、中外結合、時空結合這幾方面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知識的貫通以及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ㄒ唬?古今綜合
在歷史與社會學科中我們直觀看到的歷史就是古,社會也就是今,那么對于歷史與社會學科的學習就是將古與今貫穿在一起,讓學生們在古今貫穿中體會到知識的樂趣,體驗到知識前進的過程。在學習歷史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地圖的學習與對照加深歷史知識的印象,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更好地去思考現代社會的問題。
例如老師在為學生們講解“開疆擴土與對外交流”這一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指引學生聯系古今,對不同時期的地圖進行對比,以及現代社會對外交流與歷史時期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老師還可以將這一對比制作成有趣的課件,運用時間軸的形式,將不同時期的歷史疆域以及對外交流現狀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我們國家領土的變化以及對外交流情況發展的歷程,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好習慣。
?。ǘ?中外結合
中國是世界眾多國家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因此在進行歷史與社會這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應當運用世界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整個人類文明社會的進程,為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現代詩問題的解決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
例如教師在與學生們共同分析如何“探尋絲綢之路”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將中外結合作為問題探討的出發點,可以聯想到張騫出使西域、馬可·波羅來華等時間,讓學生們意識到絲綢之路是歷史時期中外進行交流的橋梁,讓學生們了解到這一交流對中國以及世界各國所產生的影響,同時還能夠認識到社會的進步是通過互相合作才能夠完成。這就能夠側面地告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考慮問題時應當全面地進行,并且從多個視角,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這樣才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
三、 結束語
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這需要老師與學生多方面的配合,通過師生的不懈努力以及對歷史與社會這門學科的細心鉆研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也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賴積瑞.淺析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6(34).
[2]管明杰.透過初中歷史教學加強學生的品行素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作者簡介:
方錫東,浙江省樂清市,浙江省樂清市南岳鎮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