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如何發展中學體育的籃球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體育教學一直都是中學教育中的一塊短板,但是體育運動卻和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關聯。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籃球作為體育教學項目中的一員,需要學生用心去體會其中的樂趣,當然體育老師也需要根據新時代的特征,改變自己的教學。
【關鍵詞】新時代 中學體育 籃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37
在新的時代下,人們總是過度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卻忽視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在這樣高壓的生活下,亞健康的身體狀況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身邊。但是對于那些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來說,每天能抽出一些時間用來鍛煉是非常奢侈的,因為他們經常忙碌的連飯都顧不上吃。而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應該抓住這個運動的機會,在中學體育的課堂上,不僅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也滿足自己運動的欲望。當然在鍛煉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籃球教學的進行,讓學生在籃球的學習中輕松地進行體育鍛煉。
一、堅持“快樂體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現在的社會中,由于人們都缺乏鍛煉,所以一提到運動很多人都會頭疼。其實在中學的體育教學中,這樣的狀況也很常見,有時候讓學生跑個步,學生們都十分不情愿。有很多的中學生都把體育課當成一種負擔,在高年級學生的心目中,體育課就是用來上自習的。學生們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鍛煉,就是因為對于體育的重視度太低了,缺乏鍛煉的身體會把鍛煉當成一種沉重的負擔。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學生的這種觀念,貫徹快樂體育的教學方針。讓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找到體育的樂趣,并進行自主的運動鍛煉。
在中學的體育教學中,籃球的教學是一個比較大型的體育項目了。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打籃球的技巧,還要求學生之間具有凝聚力和團隊意識,而這不是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夠培養出來的。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在課堂上的教學,應該更偏向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對籃球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夠在課下進行自主聯系,在不斷的實踐中培養出團隊之間的默契。不過籃球是相對來說比較消耗體力的運動項目,如何進行體育教學,才能讓學生對籃球產生興趣呢?
其實中學老師只需要讓學生們在學習籃球的時候感受到快樂,他們就自然會產生興趣,不會把體育課當成一種負擔了。也就是說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壓力。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規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地讓體育老師來進行嚴格的訓練。例如在進行運球等訓練的時候,體育老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分組,兩個人進行競爭比賽。這樣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把課堂當成一個放松玩樂的場所,從而讓課堂變得更加快樂。中學開設體育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不是為了要給學生增加負擔和壓力的。
二、體育教學內容要多元化,深入貫徹以人為本
籃球是一個非常大的體育項目,它其中涉及到的技巧和知識是中學階段教不完的,畢竟每周能給學生上體育課的時間也只有那么幾十分鐘。如果在中學體育的課堂上,只顧著給學生講解打籃球的技巧,那么這對體育的教學來說是一種浪費。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首先要明白中學開設體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為了考試而教學。所以我們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要全是籃球技巧講解,它可以穿插著一些關于籃球的發展歷史或者一些小故事等等,這些都是吸引學生興趣的好方法。
上文提到既然要堅持“快樂體育”,那么就不要讓中學體育的課堂變得枯燥的。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是“快樂體育”教學的根本保障,只有在課堂上介紹更多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他們才會更加愿意進行鍛煉。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就僅在籃球的學習上來說,有些學生跳躍能力比較強,有些學生的身體比較靈活更適合運球傳球,而有些學生投籃的非常精準。所以在上籃球課的時候,老師不應該強制地要求學生進行各種項目的鍛煉,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的不同進行不同類型的鍛煉。
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在課堂上應該先讓學生去了解自己的身體,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并讓他們自己制定一些體育鍛煉的計劃來增強自己的體能。不過中學生的身體都還處在身心發育的階段,由于學生安全意識的薄弱和體育知識的缺乏,所以他們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就很容易傷害到自己的身體。這個時候就需要中學的體育老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進行,并對學生進行一些基本的指導。保證他們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三、注意賞識教育的運用,傳播新的體育理念
別看籃球的教學是偏運動型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它和其他學科的教學緊密相通的,例如在文化課教學中經常用到的賞識教育在體育的教學中也同樣適用。由于中學生還處在身心發育的階段,所以有些同學的身高似乎還達不到標準的程度,導致了他們對于自己的不自信。在籃球的教學中這種現象更是普遍存在,因為很多學生認識自己身高不夠根本打不好籃球,不管再怎么努力也不如其他個子高的學生。個子高的人在打籃球的時候確實占優勢,但是這并不表示個子矮的人就不能夠打籃球了。
所以在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中學的體育老師一定要消除學生的這種觀念,只有讓學生對自己更加自信,才能讓他們更加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賞識教育是需要結合這分層教學來進行的,在籃球教學的時候,老師需要把學生分層,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這樣那些不自信的學生也可以輕松地達到標準,老師再在言語上給予一些鼓勵,他們就會更加愿意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當然在進行賞識教學的同時,我們也要給學生傳播具有新時代特征的體育觀念。例如我們可以號召學生不僅要自己參與到運動中去,更是要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運動,從而達到“全民運動”的目的。我們要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并不是一種負擔,它只是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覺得累就放棄了體育的鍛煉,時間會證明體育鍛煉的必要性。
作為中學的體育老師,我們要在籃球教學中貫徹新時代體育鍛煉的觀念。要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進行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樂趣,從而更加自主地鍛煉。在進行籃球教學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身體基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