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創新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從應試型向素質型、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步伐的加快,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要陣地。所以當今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應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英語課堂  創新嘗試  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41
   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棄舊汲新,培養出新一代有扎實基礎、有創新精神、有開拓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應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略談做法如下:
   一、設疑啟智,營造創新氛圍
   英語課堂教學中每一教學步驟都應多設信息溝通,層層遞進,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
   設計此類思考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既調動了學生積極運用語言材料組織新的語言內容,又訓練了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
   當學生對這類討論性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不畏艱難、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信息的刺激,營造創新教學氛圍。
   二、培養自立探究,巧設創新探索機會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學生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有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的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目的。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銳意創新。教師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有位名人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有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創造。
   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造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虒W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本領。因而有人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自學的人。”未來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充滿挑戰的社會。因此,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機制,培養他們的英語自學能力是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指良好預習習慣的形成,做讀書筆記、課后復習、歸納小結、課外閱讀,學會查資料、會用詞典,發現問題大膽主動與別人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等。
   五、培養學生在句子中記單詞、學語法
   記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可也是英語學習的一個最大的難題。在每周的教研日活動中,幾乎每次都有老師把此困惑提出來討論。對于解決這一困惑,我在這一年的教學探索過程中做到了以下兩點:
   1.老師不能太急于求成,不能對學生做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急于求成往往容易把一些有形的,具體的東西變得無形、抽象化起來。這樣無疑地就使學生潛移默化地產生了一種心理畏懼感,從而對英語學習很快就失去信心,當然起初那種對英語強烈的好奇心也會隨之而逐漸消失。
   2.老師要改變常規守舊的教學思維方式,發揮逆向思維的無限優勢。若穿新鞋走老路,總是墨守成規,不敢越雷池一步,按傳統的思維方式,老師為教單詞而教單詞,學生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不得不為記單詞而記單詞、為背語法而背語法,這樣就把詞和語法孤立化了,使它們與句子和語境脫離開了。如果用逆向思維,教學生在學說句子中去記單詞、學語法,教學生融單詞和語法于生活環境中去活學、活記,這樣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充分調動學生的潛在能力
   1.及時向學生指明課堂目標和學習任務。只有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并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指導,學生才能發揮出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參與課堂語言實踐來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以至更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2.要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建立一種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英語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要盡量做到讓師生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知識,在運用中形成技能,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發現、解決問題。如果課堂上學生總是處于一種完全受支配的地位,而老師居高臨下,那么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無法調動起來,課堂教學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平時只要學生取得了哪怕是一點點的成績都要進行表揚。只要學生積極參與,就要加倍鼓勵。多肯定,少否定,不斷增強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以便進一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3.要盡量給學生一個樂觀、開朗、情緒飽滿的課堂第一印象。我們知道?!傲己玫拈_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币还澱n要想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熱情洋溢、生動活潑、和諧的課堂氛圍,那么老師的課堂第一印象至關重要。如果老師把課外不愉快的心情帶入了課堂,那么這種無聲的教學語言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參與心態,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靈感發揮。
   通過多年的課改實踐,本人深深地體會到,課改能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心理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能力。大部分學生由于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把奮斗目標付諸于實踐中去,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當然,我還將繼續在課改這條路上探索,為教改的輝煌明天增添一分光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0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