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小學英語有效課堂的幾點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頒布實施,小學英語教學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教材建設等已趨于完善,但其在教學效果方面仍有待提升,特別是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的今天,不斷加強小學英語教學的科學化與高效化,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是極具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本文主要對構建小學英語有效課堂的幾點嘗試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課堂;現狀;嘗試
引言
小學階段是兒童學習英語的關鍵時期,此階段學生有著較強的可塑性,而且此階段學習會對學生日后學習英語產生重要的影響。雖然在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教師組織管理能力不強、應變能力較弱等問題。但是只要不斷地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并增強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就能有效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現狀
1.1教師備課狀況
一般來說,大部分教師認為在課前進行充足的準備有著重要的作用,提前備課很重要,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學活動會與備課的教學內容產生偏差,這是對教師生成性教學的考驗。
1.2課堂組織管理不當
對我國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實際教學中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認真聽老師講課,有些思維比較靈活的學生會在上課期間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或在上課背單詞的環節不認真背寫和其他同學竊竊私語,這就需要教師花費幾分鐘時間對此種情況進行制止,維持正常的課堂紀律。
1.3互動積極性較差
有些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將全部知識內容講解完之后才會提問題,但是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很少有學生舉手回答,不僅會挫傷教師講課的積極性,而且使課堂冷場。此外,在課堂小組合作過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只有部分學生積極發言,其他同學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心不在焉,久而久之就會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
1.4課堂評價不足
在教師講解完之后,要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必須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反饋,一半以上的教師會在課堂中對學生所學的單詞情況進行檢測。對于此種做法,大部分學生持認可的態度。此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只是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單純地說好,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如果教師給出中肯的評價,就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構建小學英語有效課堂的幾點嘗試
2.1認真地做好備課環節
教師在給學生上課之前,應該經過充足的備課過程,并對于課堂講解的內容進行精心的準備。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以及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已經做出了非常科學的規定。教師一定要認真的研讀新課程標準,備課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規定確立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對于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有充足的把握,并能篩選出其中的重、難點,為學生落實清楚,并進行重點講解。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的高效性,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該對每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分配的教學時間有充分的把握,要給重點和難點多留一些時間。在教學方法上,也應該有嚴格的準備,要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基礎,并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和心理發展特點,以促進學生對于英語內容的理解。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課堂上就能夠越好地應對出現的問題,也就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并讓學生的學習體驗變得更好。
2.2精心做好課堂導入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是常有的事情,對于每一節新的內容,教師都應該采用精彩的導入環節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所學的內容越有好奇心,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因此在小學階段,針對學生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模仿等心理發展特點及個性發展特點,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小的活動,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讓學生通過聽音樂的方式來學習新的英語單詞,將這樣的方式作為一種導入的技巧,形成一種英語課堂上的慣例。音樂本身就帶有一種影響力,不需要教師做更多的解釋,學生們聽到了音樂,情緒自然而然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教師可以選一些好的音樂作為課堂導入的背景。而且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更好地感受英語這門語言的獨特的文化魅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放松學生的心情。再如,學生們愛玩好動,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的環節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小的游戲,通過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并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到其中。
2.3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每一門課程學習的開展都需要一定的情境和氛圍,尤其是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營造一個合適的課堂教學氛圍來幫助學生創設更加適合他們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盡量多用英語講課,少用漢語講課,多選用一些比較直觀、清晰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增加一些肢體語言和豐富幽默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英語。在課外時間也應該增加英語的使用量,比如利用學校的廣播站播放一些英文歌曲、英文笑話、英文故事等,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及放學之后都能夠感受到英語是無處不在的。在課堂內外教師和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都可以盡量使用英語,保證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之外,也能夠有一種愉悅的生活狀態,并且以更加充足的自信心去面對英語的學習。此外,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教學氛圍的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們的爭強好勝的特點,通過給學生們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來達到教學目標,從而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此外,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來實現。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設置一些情景劇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說英語的形式來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養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愛好,發掘自身英語學習的潛能。
2.4注重過程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行為。
英語教學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多實施激勵性評價,把對學生的評價貫穿到平常的學習過程中。(1)老師評價。教師可以采用鼓勵性語言,如:Good! Very good! Great! Wonderful! Well done! Excellent! Super! 也可以采用手勢或小獎品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地評價。(2)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相結合。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獎勵紅旗、花朵、星星等。“組內互相評價”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讓學生形成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學會合作學習的習慣是很有效的。(3)課后評價。根據學生的表現,包括回答問題次數、上課紀律、表演自編對話、課后背誦課文等進行獎勵,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結束語
課堂教學中學與教的過程也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多因素的復雜系統。小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的最基本的語言知識和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實現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的優劣,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精心設計教案,活用教材,優化課堂教學,才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明遠.基于閱讀課教學的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 [J].基礎外語教育,2016(5).
[2] 瞿玉華.試論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
[3] 譚楚筠.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析—— — 以勒溫 B=f(P ·E)理論為視角 [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6)
(作者單位:達州市通川區第四小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