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的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傳統的課堂模式,與新形勢下的新型課堂的要求相差甚遠。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尋找適合學科特點、適應學生學習需要的新方法、探討新途徑、優化新思路,構建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新課堂模式。文章就這個問題,對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構建的問題,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主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1-0103-01
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學好數學,是師生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學好數學的關鍵是樂學,而樂學的前提是愉悅氛圍的營建。那么,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營建學生樂學的氛圍,激活學生思維,促學生自主探討、合作探究,構建互動課堂,筆者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與大家分享。
一、做學生喜愛的老師,讓學生愛上數學
“親其師,信其道”。小學數學教師,應力求做學生喜愛的老師,讓學生喜歡數學,先喜歡上數學教師。怎么讓學生愛上數學教師呢?教師應首先樹立新的教師觀,新形勢下,對教師也提出了高要求,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主要作用不再是傳道授業解惑,也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應該以自己的淵博的學識、高尚的修養、獨特的藝術特長、優秀的人格魅力等,吸引學生,成為學生的典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敬佩老師。其次,課堂上,教師善于調控課堂氣氛,善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內心深處去除對教師的畏懼之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上,敞開心扉、放飛思維,樂于與教師、同學交流,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教師的幽默的語言、智慧地處理課堂生成,都會增強學生對教師的好感。教學“小數”時,教師用小笑話,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教師講述一位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家談戀愛,與女友一起在公園散步,女友說“我臉上有雀斑,你介意不?”數學家回答“怎么會呢?我天生與小數點打交道?!惫适碌娜谌耄龑W生的興趣,讓數學課,不再沉悶。數學課堂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拉近師生的距離,還應該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動態,善于捕捉和發現“特殊”情況,并對這些學生及時給以關愛。
二、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讓學生愛上數學,除了營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關鍵還在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通過新穎、獨特的教學設計,融入趣味性、生活化等元素,實現“寓教于樂”之效?!霸⒔逃跇贰钡恼n堂的構建,教師應改變灌輸的課堂模式,創新課堂方法,讓學生“玩”數學,讓學生輕松學習、愉快操作,讓學生感到數學的學習,充滿趣味。如數學教學時,設計孩子們都喜歡的游戲,以游戲活動的開展,活躍課堂氣氛,孩子們也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滿足。如“乘法口訣”教學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九九歸一乘法表”的游戲,游戲的方法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其中一個學生任意說出一個乘法算式,下一個學生快速說出乘法算式加1的數。如第一個學生說出2×3,第二個學生快速說出7,第二個學生說出后,繼續說出一個乘法算式,如4×7,第三個學生回答29……游戲繼續。這個游戲,不僅利于乘法口訣的強化記憶,也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更激活課堂,構建輕松、娛樂的學習氛圍。
三、教學中融入辯論性元素,培養學生思維力
數學的主要特點是思維和邏輯,發展學生的思維力,是數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因此,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注重學生思維力的發展,在教學中,融入辯論性的元素,設計辯論、爭論、討論的活動,以活動的開展開啟學生思維之門,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從而形成互動的課堂模式,在互動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思辨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的主動性。如五年級的“小數的乘法”、“小數的除法”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給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222222222÷555555555,對于這個問題,多數學生看到會有種望而生畏的感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數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和考慮,然后同學之間相互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學生產生頓悟之效:222222222÷55555555=2×111111111÷5×111111111=2÷5=0.4。此時,教師再給出222222222×555555555=?的問題,讓學生從222222222÷55555555=?的分析方法中,思考應該怎么做,教師對111111111×111111111的思路應稍加點撥,如: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
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而得出111111111×111111111=?那么,問題也迎刃而解。
這類問題,需要學生的思維力、敏銳的觀察力、縝密的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這類題的滲透,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積極思考的熱情,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發展綜合能力。思辨性的活動的開展,除了運用難度較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之外,還可以借助于一些易混的概念、易錯題的解答等,引發學生的思維、探討的興趣。如一道計算題4.6+5.4×2,學生出現兩個結果——20和15.4,同一個計算題,出現兩個答案,最起碼一個是錯的,孰對孰錯,讓學生相互說出自己的解題方法,通過相互交流、彼此糾錯、析錯,從而悟出病因,找到“良藥”……思辨性活動的開展,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新形勢下的有效課堂的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融入趣味元素、開展思辨性活動等是主要的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活動、操作活動、鼓勵性評價等,也是不可忽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中,教師應創新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教法,促學生身心愉悅、積極參與,數學課堂將魅力無限、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黃艷.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教導刊,2014(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7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