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理教學中如何滲透環保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環境問題日益暴露出來。而環境保護的相關工作也就成為了城市建設中的重點內容。同時,為了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順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要求,許多學校也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環境保護教育的內容?;诟鞯貐^環境情況的不同,地理教學成為了滲透環保意識以及宣傳環保方式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就結合環保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積極研究在地理教學中有效滲透環保教育的方式。
  【關鍵詞】地理教學  環保教育  滲透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10
   一、分析環保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環境保護
   保護環境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體,社會的發展進步是一個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過程。但目前由于工業廢水、汽車尾氣以及許多生產活動都對大自然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具體表現土壤鹽堿化、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等。因此,為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保持生物多樣性,并為人們自身的健康提供基礎保障,環境保護的理念逐漸普及開來。而學生群體是國家發展的希望,這就要求學校在展開教育活動時,也要重視起向學生傳遞環境保護的理念。
   (二)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個高校滲透環保教育的工作主要體現在地理教學方面。這主要是由于地理教學的內容本身就是以研究大自然、社會與人類相互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對自然界的天氣現象、氣候問題和許多人文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這表明地理教學與人們日常的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對地理教學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而環境保護教育正是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一項教育內容,基于二者之間存在的共性特點,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一切環境問題、發展問題只有落實到具體的區域才能得到合理解決,這正是地理學研究的傳統思路。而通過地理教學可以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并最終達到使他們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的目的,從而彰顯地理教學的重要價值。
   二、在地理教學中有效滲透環保教育的方式
   (一)聯合實際,滲透環保理念
   首先,地理老師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應當能夠為學生滲透環保的理念,讓學生具備對環境進行保護的意識。在這方面,老師可以將環保當中的內容與實際的生活情況結合起來。比如,在講到大氣污染問題時,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與老師共同討論一些大氣污染造成的社會現象。
   在講解時,老師需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討論完成之后,地理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對討論的現象進行歸納,并講述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意識到都有哪些社會活動會導致空氣污染以及環境的惡化,并且向學生講述環境惡化的后果,還可以和學生共同討論生活中自己能夠做到的一些環保方式。比如,節約用水、綠色出行等等。通過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全面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地理教學中環保教育的關注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
   此外,在地理課堂上為學生設置教學問題時,必須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問題設置要由簡入難,并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保證問題的有效性。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修改問題,保證問題具有趣味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方式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環保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地理老師在滲透環保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將一些教學內容制作成有趣的視頻、圖片或者PPT,來輔助教學的順利進行。
   比如,在講述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的內容時,可以利用一個系列短片來講解這種現象形成的原因。例如,一片茂密的森林,在人們不斷的開墾和砍伐的過程中,逐漸變成了一片荒地。然后將土地荒漠化之后產生的人們無法對風沙進行有效抵御的現象制作成視頻,引起學生的重視。同時,地理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環境惡化導致自然災害的實際案例,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重遵循典型性的原則。利用實例來引發學生心理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自覺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意識。在使用信息技術展開地理教學時,要注重新時期教學改革的要求,注重互動性。可以設置環境保護的專題,讓學生制作相應的PPT,并上臺進行講述。
   (三)組織有趣的環?;顒?
   環保教育也需要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在地理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地理老師可以聯合學校為學生組織一些有趣的環?;顒樱梢韵乳_展一些宣傳性質的活動,比如,以你對家鄉環境的看法和整改意見為題展開演講比賽??梢栽谘葜v時邀請家長來旁聽,通過這種方式來擴大環保教育的影響力度。同時,在學習完相應的地理環境知識時,老師可以與學生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有趣的實驗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還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在這方面,地理老師可以結合當地實際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情況,在實驗當中滲透環保理念,讓實驗活動具有創意,全面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此外,環保實踐活動還需要走出校門,真正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梢院鸵恍┥鐣系沫h保組織合作,在植樹節到來的時候,帶領學生一同體驗植樹種樹的工作。還可以去部分環保工程中參觀,很多地區將垃圾場或者其他環境破壞的區域做保護改善,甚至做成生態景觀,地理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近距離的觀察。從而通過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意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為學生培養自覺愛護環境的意識。比如,鼓勵學生隨手撿垃圾、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等等。通過生活小事逐漸改善生活中小范圍的環境質量,最終逐步達到我國保護環境的政策要求。
   (四)教學考評工作
   許多院校在實際開展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對于環保教育的教學方式偏向于課外延展活動。而且在教學考核過程中,環保教育的問題設置比較少,這種考評方式會讓學生產生環保教育不是重點內容的意識,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偏重于其他考點內容。因此,要想能夠在地理教學中有效滲透環保教育,讓全體學生都重視起環境保護對個人健康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學校就必須要改革目前的考評工作,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環保教育的卷面考試內容以及分值比例。同時,還要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加分項目,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
   在這個環節當中,地理老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個人地理課堂學習的小檔案。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綜合記錄情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表揚和鼓勵,為學生樹立起學習地理的自信心。而對于一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老師應當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從而保證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論
   地理老師必須意識到為學生滲透環保理念的重要性,積極將環保教育與地理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多舉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并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的方式,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為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為了提高環保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地理老師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生動有趣的教學課件,以達到優化教學方式的目的。還需要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并通過完善教學考評體系,來全面滲透環保教育。
  參考文獻
   [1]肖紅.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滲透“環境保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9):95-96.
   [2]吳述艷.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的策略探討[J].基礎教育研究,2018,No.488(10):60-61.
   [3]劉冰,郭志永,趙正威.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路徑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8):17-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0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