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涉農工科院校專場招聘會的特點及問題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生就業質量的好壞與學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文章以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為例,介紹了學院在舉辦專場招聘會上所做的一些工作,分析了學院專場招聘存在的特點和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1]。
  關鍵詞:涉農工科;專場招聘;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18-0022-02
   一、工學院專場招聘會介紹
  工學院有專門的教室用于舉辦各種大小招聘會,每年會有幾十余家用人單位專門來學院進行專場宣講。其中面向本科生的單位以機械類和制造業為主,包括各農機企業,車企,農牧裝備企業;面向研究生的以各地方農業高校,農業相關研究院等高等教育或科研設計單位為主。
  每年9月中旬,用人單位相繼聯系學院協商宣講會事宜。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先對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安排宣講的時間地點。為了避免宣講會信息被同學們遺忘,中心除了在院網掛出公告外,還會在招聘會前一周、前三天和前一天對學院的學生以及其他學院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宣傳。
  在時間的選擇上,中心首先提前掌握了大四各班的課表,安排招聘的時候錯開學生集中有課的時間段;同時也盡量避免兩家或多家單位在同一時間段進行招聘;在地點選擇上,中心一般安排位置明顯、方便尋找的教室;為方便單位和學生,中心也提供“宣講—筆試—面試—簽約”的“一站式”服務。
  招聘會開始之前,中心對來參加的同學進行簽到,主要統計其學院,專業,學歷,聯系方式,學生本人感興趣的方向等信息,將相關信息反饋至用人單位,同時為之后宣講會效果調研做準備工作。招聘會進行過程中,中心會派1-2名就業助管現場協助,主要負責現場的硬件設備啟停,紀律管理,校外學生出入引導等。招聘會結束后,助管將本次招聘的相關情況反饋至中心,對參加的同學信息進行匯總統計,以及深入該群體針對該招聘會舉辦的建議展開調研。
  每個月中心會評選“就業之星”,即積極參加招聘會的同學3名,中心會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并將其直接推薦至相關用人單位。
  二、工學院專場招聘會的特點
  1.用人單位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影響力。來工學院舉辦專場招聘的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居多,也有一定數量的私企和外企;大部分單位來自北京和天津,少部分來自深圳、廣州、柳州等南方地區。
  參加專場的用人單位,從規劃路線,制作宣傳視頻和宣講文件,培養相關招聘工作人員;到全國巡回宣講,組織筆試面試簽約;再到錄用人員,員工培訓。其背后產生的成本是相當大的,普通的中小企業根本承擔不起。用人單位擁有較為完備的培訓和錄用體系,有能力給員工提供較高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寬廣的發展平臺。因此,這些單位都是在各自行業中有發言權,有影響力的“排頭兵”,是在社會上被高度認可的重點單位[2]。
  2.崗位設置與畢業生供求關系合理。決定舉辦專場的單位,在先前都是對院校的師資結構、專業設置、培養方案等做過充分準備工作的,再和學院就業部門的老師對接后,對本單位需要的專業人才更有明確的計劃。以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為例,其農業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為本學院的特色專業,都是每年農機企業或農業工程類研發單位來我院招聘的重點專業。相反,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去參加其他形式的招聘,往往都找不到相關性高的崗位,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高對口率,單位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學生對職業發展的憧憬,所形成的崗位與學生合理的供求關系,使得專場招聘的作用更加顯要。
  3.“一站式”就業更便捷。為了方便學生,同時也方便單位自身,越來越多的單位青睞在離開學校前就完成“宣講—筆試—面試—簽約”等一系列事項,前后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這使得專場招聘的效率更高,時效性更強。
  三、工學院專場招聘會中存在的問題
  1.用人單位存在的問題。用人單位辦專場招聘,其目的是為了精準招聘,這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但在現實招聘中,隨著高校的發展,新學院、新專業不斷出現,一些單位對學校的認知沒有及時更新,這直接導致其招聘時間不合理,招聘經費緊缺,招聘資料過時,招聘信息不全面。
  一些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會派出工作不滿一年的新員工組成的校招隊伍展開專場宣講,新員工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質不高,會出現宣講人員著裝隨意、解答學生問題態度冷漠煩躁、語言組織不嚴謹、筆試面試組織不當、“閃定”求職者等現象,對招聘會產生了消極影響。專場招聘是一項長遠項目,是為以后建立良好校企合作關系,將企業形象文化植入學生內心的重要一步。但是有的用人單位簡單地將專場招聘視為解決當下公司員工緊缺的途徑,招聘結束后并沒有進行總結和評估,也沒有與學生或學院溝通尋求反饋[3]。
  2.學院就業中心存在的問題。作為用人單位與學生對接的橋梁,學院就業中心的前期宣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雖然來參加專場的單位中心也比較熟悉,但是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用人單位在崗位需求、生產方向、公司戰略上都會發生相應的調整。中心對單位的認知,依然停留在前幾年的企業介紹或單一的招聘簡章里,對學生進行宣傳時,往往按照固有的客觀形式宣傳,缺乏新意,不足以形成吸引力。
  中心在提醒學生簽約注意事項方面也存在不到位的問題,中心提供的“一站式服務”使得簽約更加便捷,但很多學生對于人生中簽的第一份三方協議并沒有清楚的概念,以為就是個簡單的簽字;有的學生在簽約過程中被單位牽著鼻子走,等發現問題后已經來不及了;有學生對協議上的抬頭和戶檔信息不夠重視,覺得差不多就行,錯了再改;甚至有的已經想好先簽約保證有工作,之后找到更好的再違約。學生對簽約認識不深刻,會導致后續學生與單位發生糾紛,嚴重影響學校的聲譽[4]。
  四、相關改進措施
  1.加強調研程度,獲取更完整信息。中心每年對學生就業意愿的調研,不能只停留在該學生是想深造還是想工作這種程度。中心應該展開更深層次的調研,如這個學生想就業,那他是想去哪個省份就業,想去哪個單位就業,想從事什么行業等信息都需要被掌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類,如想去車企的一類,想去農機企業的一類,想去事業單位的一類,針對不同的類別分別進行就業指導,并指派其去參加對應單位的專場招聘[5]。   2.樹立正確簽約意識,嚴格規范簽約制度。因為就業信息的復雜化,就業選擇的多元化,以及學生心急氣盛,簽完約后反悔的情況時有發生。一方面,學生承擔的違約成本很低,另一方面,違約對學校的影響是惡劣的,直接影響到校企關系,嚴重者導致校企合作的破裂。因此,關于簽約這一項,中心需要對學生進行多次的就業指導,為其講解簽約的深刻意義,給其提供簽約技巧避免彎路,提醒其違約的惡劣影響。除此之外,中心應該建立嚴格的制度對違約的學生進行規范管理,如有必要可進行適當的處罰,如學生一旦違約,將被列入“黑名單”,中心之后不會將該名學生推薦給任何一家單位[6]。
  3.加強校企溝通,構建完整認知。在單位與中心取得聯系之初,雙方除了就專場招聘的時間地點等基本信息外,應彼此大概了解各自的發展狀況。如學院現在的專業和相關的課程,單位現在的發展狀況,崗位需求,薪資待遇。這樣有利于中心對學生進行宣傳時的言語組織,也使單位有時間調整招聘行程。在專場招聘前,單位與中心可進行一個簡單的會談,面對面較為詳細地介紹各自的發展狀況,熟悉彼此的同時,也為之后的校企合作埋下基石。除此之外,加大學院和單位之間的互相往來,完善學院和單位對彼此的認知,鞏固校企合作關系,夯實就業市場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玉龍,宋清椿,宋正河.涉農工科大學生就業狀況分析——以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2016屆畢業生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36-39.
  [2]魚園.淺析專場招聘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性[J].管理學家,2012,(17):164.
  [3]張世免,孫小剛,劉玉,等.企業在校園招聘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7,(11):28,57.
  [4]吳平.高校校園招聘會的困境及其對策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7,(5):175.
  [5]王昀,戚金波.校園專場招聘的特點及問題分析[J].劍南文學,2011,(1):160.
  [6]謝倩,黃佳彥.高等農業院校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5):81-82.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educ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work done by the college in hosting the special recruitment fair,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the college recruitment,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agriculture related engineering;special recruitment;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76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