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學練結合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生剛接觸地理,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學練結合的方法,能加深學生對地理事物的印象,使學生熟悉地理練習的題型,掌握地理問題的分析方法與解答技巧,從而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達到新課標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初中地理;學練結合;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3-0095-02
  初中地理難學,尤其是在鄉村中學,地理是一門較新的學科,教材中的地理事物、地理術語、地理的一些規律性知識等,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還比較陌生,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學生的地理學習中進行有效的不同層次的學練結合,能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使他們掌握解答地理問題的方法、技巧,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地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學練結合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練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課前閱讀教材,初步了解一些較簡單的地理知識,嘗試著解答一些簡單的地理問題,這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如在“地球的大小”這課,學生讀取地球的極半徑和赤道半徑等數據,對比發覺它們的大小有差異,對地球的形狀有了初步認識,同時也產生了疑問:地球形狀具體是怎樣的?學生心里也期待著課堂上教師的解釋和指引。課前進行閱讀與練習,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地理課堂中的學練結合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初中地理的內容相對不多,也不需要深度理解,學生聽起來覺得新鮮、易明白,但有一些地理事物、術語在生活中并不常見,教師在講解基礎地理知識之后,讓學生思考、解答一些練習題,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如在“五帶劃分”這節課,讓學生讀“地球上的五帶及陽光照射情況”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五帶劃分的分界線。(南北極圈、南北回歸線)(2)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什么溫度帶?(北溫帶)學生通過讀圖思考、討論,得到了答案,加深了對五帶劃分依據與界線的理解,也了解了五帶的基本規律。課堂中多進行學練結合,能促使學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同時掌握問題的分析方法,解答問題的一般性方法與技巧性方法,從而達到新課標的基本要求。
  三、學練結合在中學生讀圖、用圖和畫圖中的作用
  地圖是中學生學習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他們了解地理信息、地理事物的重要途徑。學生經常讀圖回答問題,可以用圖理解地理知識,對解答地理問題與疑惑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和學生手中的地圖冊,指導、啟迪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掌握使用地圖的方式、方法,使他們懂得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好助手,學會通過讀圖、用圖掌握地理知識。學練結合在初中生讀圖、用圖中的作用很大,如在“六大板塊”這節課學習中,利用課本的插圖(星球版七年級上冊P43)或地圖冊,學生較容易了解六大板塊的名稱與分布,板塊之間的相對大小差異;通過閱讀課本知識,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根據“板塊構造學說”,板塊處在不斷運動中,板塊內部相對穩定,而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屬于地球內部運動)比較活躍,主要表現為張裂運動(圖中符號為←→)或擠壓運動(圖中符號為→←),而張裂運動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擠壓運動則形成高山、島弧鏈或海溝等。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圖回答課本中的問題:(1)說出六大板塊的名稱和大概范圍。(2)以海洋為主的是哪個板塊?(3)試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下列現象。a.紅海不斷擴張。(觀察地圖:紅海在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表現為張裂運動)b.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觀察地圖:喜馬拉雅山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符號為“→←”,表現為擠壓運動)學生通過學練結合,在讀圖、用圖中了解地理相關信息,記憶地理術語,理解地理事物的一些規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學練結合的效果
  運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地理教學,能較具體、直觀地反映地理信息,以及地理知識規律性,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地理事物。相關地理信息、地理圖片、地理練習題等,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搜索或事先做準備。課本中的地圖(插圖)、地理信息、地理練習題,通過多媒體資源,能具體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 、思考與教師的講解、啟發,加深了對地理知識的印象與理解,極大地增強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如“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這課,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了解“世界人種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地圖,引導學生歸納一些規律性知識:白種人分布在六個大洲中,官方語言多為英語、 西班牙語、法語,多信奉基督教;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主要語言為漢語,多信奉佛教;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官方語言為法語、英語,主要信奉基督教;中東地區,包括非洲北部、亞洲中西部,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該區以白色人種為主,以阿拉伯語為主要語言;等等。同時,也引導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如教材中關于“世界人種分布”的問題:(1)三大人種各主要分布在哪些大洲?(2)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著什么人種?這些基本的地理信息,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畫面及時理解,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在預習中獲得的初步印象。這也是課堂中讓學生通過學與練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環節之一。
  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地理練習,既有較簡單的形式,也有綜合性的形式。如前面所述的“世界人種分布”的讀圖練習是屬于較簡單的形式,而進行課后綜合練習、單元測試等則屬于綜合性的形式。多進行地理綜合練習,能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理順地理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綜合運用知識等能力。如利用一張世界地圖,可以開展經緯網知識訓練、五帶的劃分知識訓練、七大洲分布知識訓練、世界氣候類型知識訓練、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知識訓練等。利用多媒體反復、多層次地開展練習,有利于讓學生熟悉題型,掌握問題的分析方法與解答技巧,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多方面理解,能達到非多媒體達不到的效果。
  五、課后鞏固練習的作用
  1.根據遺忘規律,對已有的知識及時進行復習、練習,能達到加深知識理解和鞏固的目的。
  2.進行課后綜合練習,能起到幫助學生理順基礎知識脈絡,總結歸納知識規律以及掌握解答地理問題的一般性方法與技巧,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等作用。
  3.平時測試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讓學生掌握答題技巧。有的學生不會解答考試(測試)題目,原因主要有兩個:①知識模糊。學生通過測試,知道自己的缺陷所在,有助于及時補差補缺。②找不出解答的思路。這種情況的出現多是由于平時缺少練習思考或者是抄襲作業,抑或是心理素質原因,如有思想包袱、心理緊張等。因此,在教授完每章節之后,教師應及時組織復習,進行測試或考試,培養學生沉著分析思考、綜合運用知識與靈活應變的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學練結合能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讓學生從“學會地理”轉為“會學地理”。
 ?。ㄘ熑尉庉?nbsp;   周侯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8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