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直抵心靈的培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或許是個人水平有限,抑或是專家水平實在太高,每次外出培訓總是萬分激動,搶頭排、勤動筆、常反思,不僅因為培訓總能引發思考促成提升,更重要的是每次培訓總能遇到許多美好的人,讓我對個人成長充滿信心,對教育美好的未來充滿希冀。
  2015年,個人任教的第十五個年頭。人至中年,遇到成長瓶頸,越發覺得理想遙遠,時感煩悶無比,身心疲憊。幸運的是,五月份在福州參加了晉江市中學中層干部高級研修培訓。正是在那一次短暫的培訓中,遇上了李華老師,她用堅定的信念、豐富的閱歷、睿智的話語及時點醒迷茫的我,激勵我勇敢前行。
  當時,時任福建師大附中教研室主任的李華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場《以德育創新促德育實效》的講座。李華老師從當前德育面臨的困惑引入,指出“傳統德育模式已無法應對當前險象環生的德育困境”,總結出“只有堅持德育創新,開展學生真心喜愛的德育活動,才能應對德育困境,提升德育實效”。李華老師堅信“德育團隊素質決定德育成敗”,為此在學校組織創辦釋憂坊,堅持“頂天立地”的閱讀,釋放團隊壓力,幫助班主任從工作中找到樂趣、體驗成長、獲得幸福。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讓我茅塞頓開,醍醐灌頂。講座結束后,我主動找到李華老師并希望得到她的幫助,李老師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在她的激勵和幫助下,我堅持讀書、實踐、反思、寫作,先后閱讀近50本教育教學類、歷史哲學類書籍,每天堅持書寫博文。目前已發表六百多篇、總字數超過30萬字的博文,還發表十幾篇教育教學論文,一度曾在五個月內就發表了10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煥發出的能量。
  同時,我還仿效李華老師,帶著團隊一起成長,組建“桔里軒”讀書俱樂部,每月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提升德育團隊專業能力。2016年晉江市“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學專場)德育工作現場交流會在我校隆重舉行,已是福建省教育學院李華政治德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的李華老師特地親臨現場,并作“育德于心,成德于行”專題發言,讓我備受鼓舞。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李華老師帶我走過成長困惑期,讓我回歸本心,找尋真我,快樂成長。
  2016年,個人任教第十六個年頭,我作為晉江市學校青干班成員走進百年老校上海復旦大學,進行為期十天的專題培訓。短短十天的學習交流,不僅有知識的收獲、理性的碰撞,更有情感的共鳴、思想的升華。聆聽冷鶴鳴教授《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講座及參觀錢學森圖書館,讓我知道“情懷就是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是以心靈的滿足而不是功利的得失作為自己行為標準的一種品質”。我想,作為教師,只有擁有高尚情懷,才能成就學生,讓每個學生幸福健康成長。上海市特級教師吳金瑜老師用多年調研數據與課改實踐指出:“教育必須改革,但不是胡亂改革,而是科學改革,盲目照搬注定失敗。教育改革,不僅要體現在理論層面上,更在實踐行動上,這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勇氣?!鄙虾J刑丶壗處熌唛}景則帶來一場全新的頭腦風暴,猶如撥云見日,醍醐灌頂,讓人清晰地認識到未來教育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發展方向。我們要做的只是順應潮流的細微改變,便可展示出一個全新的課堂,帶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未來。這些都為個人教育改革指引了方向。不過,這次培訓更大的收獲還在于認識了幾十位青干班伙伴。他們有遠見、有方向、有勇氣、有感情,他們堅定地相信他們需要為學生學習負責,持續投入,精進工作,天天如此。“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見識了他們的優秀,感受了深厚的友誼,體會了相互的關心,讓我發現成長路上并不孤單,找到了成長的強大動力。
  2017年,個人任教的第十七個年頭,亦是個人教學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這一年越發意識到課堂的重要性,意識到每節課是獨一無二的。那么,什么是好課呢?一直在尋索,卻始終無法尋獲。二月份福建省高三地理學科培訓會給了我答案,不管是廈門名師李鋼老師、河南名師薄夫老師,還是福建教育學院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曾呈進老師、K12教育論壇榮譽版主劉登宇老師,都無一例外地指向“思維品質”。他們一致贊同:“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思考,課堂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思維方法。好課應該是有深度的,注重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好課應該是知識的超市、思考的樂園、生命的狂歡?!边@些講座給了我很大啟發,讓我明白了“有智慧的教師總是在課堂上關注、啟發學生自主思維,引導他們關注事物以發現問題,而不僅僅是解決問題”,并以此指引地理課堂實踐。
  面對全國新高考,作為地理教師最需要的就是在課堂中運用提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關注并組織選取相關素材,并將這些素材與先前知識整合起來,推進他們的知識和理解,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首先,我們要打造出一個充滿關愛、尊重且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將課堂塑造成容忍錯誤且歡迎錯誤的地方,因為教師必須理解學習是一個斷斷續續的充滿錯誤的過程。只有學生感到課堂足夠安全,他們才會樂意一起學習探究。其次,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我們能否提出好“問題”。在好問題的導趣下,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也將產生更多的疑問,這些疑問會讓他們著迷,激發他們學習探究的興趣。趣味性的探究學習經歷,能長久地留存在學生記憶中,形成所謂的經驗與方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教師作為課堂“啟思與導疑”的發動者,問題的設計必須符合認知規律,不能向學生提愚蠢的問題,不能以刁難學生取樂,不能過早地拿那些似是而非的難題糾纏學生,讓他們對學習產生錯誤判斷,或是對個人思考能力失去信心。所以,課堂上“沒有問題”便是嚴重的問題,而聰明的老師下課后總能讓學生滿腹疑問。課堂的至高境界就是教師下課離開教室,但是“教學”仍未結束,他的課堂表達仍然會留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這樣的課堂,正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感恩遇到的每一位老師,名師也好普通教師也罷。我相信,只要我們保持空杯狀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努力去學,認真去悟,必將成就自己美好的教育人生!
  (作者單位:福建晉江市內坑中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53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