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的作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與我們一衣帶水的島國日本,孩子們都在做什么作業呢?按理說,以拘謹古板著稱的日本人,應該是從小做著單調無聊的作業長大的才對。事實卻是,大人們在給小學生布置作業時,著實費了一番苦心呢!
作業不只是用來“寫”的哦!
生活處處皆作業
日本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一般比較簡單,沒有固定的模式,靈活性較大,不同學校的差異也較大。
低年級小學生的作業充滿趣味,如刷牙表,一天早晚刷牙之后在表上畫個圈,這項作業是為了讓學生養成刷牙的習慣。還有“牽?;ǔ砷L表”,學校要求家里養一盆牽?;ǎ_一朵花就在表上涂個顏色,過一段時期,大家把自己的花帶到學校來,只要沒有枯萎就算完成作業了。還有學校要求學生用圖畫記錄每天的生活,這就是圖畫日記作業。還有觀測某個星座并記錄、觀察昆蟲、做昆蟲標本等自然觀察作業。
學校給小學生布置作業,很重要的一點是不給學生增加心理負擔。需要寫的作業一般二十分鐘可以搞定,如練習寫字、做算術等。有時候老師會向學生說明:有幾道題比較難,先試試看,做不出來也不要緊。在學校運動會前后,通常是不布置作業的,是為了讓小孩得到充分的休息。
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還有這樣的內容:寫“爸爸媽媽聯絡記”,觀察父母的言行,寫自己的感想。老師有時也會要求學生把自己所寫的給父母看,聽聽父母的反應。為了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講禮貌、謙遜待人的習慣,在小學生的作業中,也有相關的內容,比如要求學生早晨上學路上要微笑著與人打招呼,回家讓媽媽抱三分鐘,和媽媽一起做飯團,感謝媽媽每天為家人做好吃的飯菜,爸爸回家來迎接,說聲“辛苦了”等等。
日本小學生的長假作業以手工、觀察等探究性作業為主,比如手工制鹽、參觀工廠等。學校鼓勵孩子多到戶外運動,很多日本學生放完長假,皮膚都比較黑。以日本某小學四年級的暑假作業為例:日文漢字練習,算數練習,短日記三篇,讀后感三篇,畫一幅畫(社會課相關),書法一幅(2~4個字),手工勞作一件——可以是廢物利用,也可以是手工編織的毛衣、手工搭建的小木屋,或手工制作的玩具等。
日本的學校很注重讓學生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暑假、寒假等比較長的假期,必定有寫讀書感想的作業。每年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都要舉辦青少年讀書感想文比賽,這一活動得到了內閣府和文部科學省的支持。
另外,據日本內閣府的調查,日本近六成的小學生已經能夠使用網絡做家庭作業,也就是說,高年級小學生基本上已經能夠在網絡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了。老師也會布置一些與網絡相關的作業,比如要大家查一下自己居住的地區有幾個圖書館,有幾處老人設施,推薦自己喜歡的博客等。
可見,一個孩子日后獨立參與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待人接物的禮節、運動能力、動手能力、閱讀的習慣、使用網絡工具的能力等等,在平時的作業中都得到了兼顧。你不能指望一個處處被保護的孩子有朝一日突然變成一個自立自強的大人,就像不能指望一只從小被鎖在籠中的雛鷹有朝一日突然振翅高飛。除了考試成績,孩子的“起跑線”遠遠不止一條。
“自主研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日本,還有一項傳統的暑假作業叫作“自主研究”,就是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課題,可大可小,自己到圖書館找資料,或者訪問相關人士,并配上說明文字,寫成小報告。這作業就像大學生寫畢業論文的做法了,重點是培養小學生的研究能力。這個自主研究可以從小學一直持續到高中。
學生的選題五花八門,如“下水道井蓋調查”“恐龍滅絕探究”“喇叭花的生長過程”等等??瓷先ズ芎唵?,不過想要做得深入而且漂亮,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孩子們的想象力、觀察力、系統思考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排版能力、繪畫水平、書寫水平乃至于家庭的親子合作能力,都是一個綜合的考驗和鍛煉。
現在,日本也出版了很多關于自由研究的指導用書,有自然科學類的,比如怎么做鹽的結晶啦,也有藝術類的,比如什么是日本古典藝術啦,統統致力于日本兒童腦洞開發的事業。
而且,很多家長和孩子一起上陣,家長承擔的是講解員、輔導員、美化師等多種角色。比如這個孩子的自由研究的題目是樹葉書簽的種類,媽媽承擔了摘樹葉、美化等工作。
開學后,老師會召集父母,展示研究成果,學校也會根據孩子們的研究水平進行評優和獎勵。
看了日本小學生的這些作業,也許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么看似拘謹古板的日本人能在科技、文學、文化、藝術等方面都取得不凡的成就。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取決于它的教育水平,而給學生布置什么樣的作業,又直接體現著教育理念和教師素養。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就應該給他做什么樣的作業。
?。ū疚膩碓从诰W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8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