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異步”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在現代社會發展階段,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達成學生發展進步的要求。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嚴謹性的基本特征,為了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興趣,教師合理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胺謱赢惒健边@一教學方法在實踐應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此本文將展開詳細的分析與論證。
目前我國教學改革實踐工作不斷深度推進,小學生面臨的數學課程學習壓力也逐漸增大。對于教師來講,在教學期間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合理利用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需要加強對科學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應用,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質量。
一、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方法應用的價值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引導期間,需要進一步開展教學方案的探究分析。數學教師應用多樣化的數學課程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分層異步”的途徑,根據學生的總成績、學習能力進行分類,這樣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開展科學有效的教學引導。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創造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探究多樣化的解題方法,進一步展開自主探究學習。學生能夠在多樣化的解題過程探究過程中,更好地了解數學課程學習基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溝通交流,在課下督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有了教師的針對性教學引導,小學生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程學習活動之中。對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不斷地修改與完善教學方案,這種課程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分層異步”的實踐應用方法
(一)系統性分層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期間的“分層異步”,要求數學教師明確自己的課程教學任務,同時還需要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進行了解,經過綜合之后能夠將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出來。部分學校在分層教學引導階段,還會建立一個考量的過程。數學教師在課下對不同學科的考核結果進行綜合,教師對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分層,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潛在力。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強,那么學生就能在自主學習探究期間,忽視其他方面的學習影響因素。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態度還是學習能力,教師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效把控。
?。ǘ﹦討B分層引導
小學數學教師要展開動態分層教學引導,主要原因是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數學學習情況也是有所變化的。學生在教師第一次分層結束之后,并不表示會一直穩定在某一個階層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成績出現變化,后進生也有可能會向上發展。對于一些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教師為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可以將教學問題、分層目標的難度適當調整,讓學生調高到上一個等級,這樣的動態分層教學引導的實踐意義也能進一步展現出來。
?。ㄈ┰O置“分層異步”教學目標
“分層異步”教學引導,無論教師將學生劃分到哪個等級,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做好基礎性的課程教學引導。在此期間教師應該注意到,并不是所有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都能將基礎性的教材掌握好,而忽視對更高標準的數學知識探究分析,所以教師在教學目標設置期間,避免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牢靠,做題“全憑感覺”的情況產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當然,教材基礎知識應用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習題以及考核形式進行檢驗。在課堂上學生能夠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還能在解題過程中合理利用學習法則,探究更為高效的解題思路。不同層次學生的習題探究難易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一些高層次的學生可以適當地增加習題練習的數量與難度,進而保證自己在解題過程中,能夠綜合應用數學基礎知識,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水平。
?。ㄋ模┕膭顚W生自發性地組建小組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期間,可以考慮小組合作探究引導的形式,讓小組成員針對不同的數學知識或問題展開交流合作,學生互相理解與探究分析,能夠達到互相促進、互相引導的目的。教師在教學引導期間,針對一些抽象化的知識,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知識的教學引導,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讓學生在探究分析期間不斷激發自己的潛在能力。這種課程教學引導形式,對一些難度較高的數學問題處理有著積極價值。學生也可以在小組中開展相關的游戲活動,這樣實踐探究學習之后,不同圖形面積特征的變化也能進一步展現。
?。ㄎ澹┙虒W與學習的緊密結合
小學數學教師的“分層異步”教學引導,宏觀上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主題是明確的,但是一些內在的、細節性的學習引導是存在差異性的。在同一個課堂上,教師講解課程教材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完成總體學習目標。當然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學習引導層次化設置,主要是對優等生進一步開展教學引導。在開展一些除法運算期間,口訣表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性知識,但是除法運算還沒有涉及小數計算,“65÷8=8……1”這種題型,在驗算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與整除的算式“64÷8=8”進行比較,這樣除法運算的結果準確率就會更高。
三、結語
“分層異步”方法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其基本形式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的。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且數學基礎薄弱,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引導期間,需要建立一個動態化的管理模式,讓學生找準自己的發展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課程學習質量。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