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聚焦兒童視角踐行課程文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幼兒的生活本身就是課程,課程展開的過程,也就是幼兒生活的過程。以兒童為本位,以兒童為視角,立足“勝浦鄉韻”園本化課程游戲化建設,在實踐的過程中堅持不斷地調整與實踐課程游戲化方案,優化與改造課程游戲化環境的服務功能,獲得實踐中環境的變化、課程的優化、理念的內化。
  幼兒的生活活動已成為我園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園從生活區的環境優化與改造入手,逐漸獲得具有核心價值“園本生活課程”的可持續發展歷程。
  一、班本化生活區
  改造前分析:對幼兒的生活游戲行為缺乏觀察,缺乏大膽放手意識,對生活區關注度不夠,涉及的內容較少,生活區沒有獨立的空間設置。
  基于上述問題,我們的思考是關注幼兒的核心經驗與幼兒需求,進行了相融、溫馨和可操作性的改造。
  改造后效能:逐漸明晰了幼兒的生活本身就是課程,課程展開的過程,也就是幼兒生活的過程這樣的課程理念,設置了相對獨立的而又融合的生活區,溫馨、相融、真實是我們班級生活區的設置特點。
 ?。ㄒ唬┫嗳谛缘目臻g布局。我們的生活區設置在與衛生間為隔、飲水桶茶杯箱為旁,與娃娃家相鄰,讓娃娃家孩子家人能隨時過來取用生活區的各類點心及用品,成為娃娃家的一個大廚房,是娃娃家的生活區的拓展,生活區孩子又能方便到衛生間取水用水、又可以近距離取用茶杯等物品,因此相融性合理性的生活區更能呈現其優越性。
 ?。ǘ┘彝ナ降目臻g營造。 生活區“家庭式”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幼兒樂于參與其中。在創設中,我們以溫馨為主,處處考慮到細節,不僅美觀有裝飾性,還考慮到位置、高低是否適合和便于幼兒的操作,幼兒喜歡的小格子臺布、小花樣的窗簾、粉紅的地毯等等,處處體現溫馨小家的氛圍。
  (三)真實性的材料空間。溫馨的生活區中需要適合孩子們操作的材料,提供真實的實物更能激發幼兒的游戲情趣豐富游戲情節。我們“接地氣”地投放適宜地材料,豐富了個性化材料、主題材料以及生活基本操作材料。
  二、專用化生活區
  幼兒對于生活區熱情高漲,但班本化的生活區空間狹小,有些游戲情節還需要更大的開放空間來支持。因此,通過區域的延伸為幼兒提供更廣闊自主的空間,讓幼兒走出班級的小區角,接觸到更加豐富、更加生活化的生活活動是我們又一個研究內容。結合我園“勝浦文化”特色課程游戲化啟動方案,我們進行“園所專用生活區改造系列——長廊和生活館的打造”。
  改造前:空曠的長廊、閑置的教室,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趩栴},我們這樣思考:用足場地,用好資源,豐富內容拓展清潔。
  改造后:擴大了游戲空間,資源引發了特色游戲、情節豐富有趣。
  (一)生活長廊的打造
  1.呈現了微社區生活布局。我們的長廊有多元而又豐富的多個生活小分區,有休息區、點心區、烹飪區、包廂品嘗區(浪花社區、濱江社區、聞濤社區)。
  2.呈現了特色材料投放。投放有特色的生活用品,讓幼兒引發各種特色游戲,如:我們提供了木制土灶,有火甲、廣勺、洗帚、曬食物的三腳架、小廚、竹椅、特色的藍印花布等等。
  在這條走廊中,無論從環境還是從材料上都更加的真實與豐富。這一系列充滿本土化韻味的生活區從原先讓幼兒鍛煉生活技能提升到感受生活習俗。但是隨著幼兒的游戲,我們發現,某些生活方面的材料和經驗,不能全方位展示在幼兒面前,而且通過一系列的體驗幼兒已經不滿足于現在的“游戲”,他們希望真做真吃真玩。于是我們進行了生活館的打造 。
  (二)生活館的打造
  1.加大投入添置設備。2018年9月啟用了具有真材實料的生活館。加大資金建設設備,在這里,有大理石操作臺、電磁爐、冰箱、烤箱、果汁機、幼兒操作用的層板、搟面棍等各種制作工具,孩子們能夠進行真材實料的烹飪活動。
  2.加強多渠道收納材料。發動大家收集各種材料。有五谷豐登區材料、有滋有味區材料、鍋鍋鏟鏟區等材料。
  專室食材生活館,每月進行預約制活動,家長志愿者現場和孩子們一道進行每月的蘇式點心制作。如,中秋花色月餅、蘇式糕點、端午粽子、生日蛋糕等等,這些活動滿足了孩子們真做真吃真玩的愿望。在一次次烹飪活動中,孩子們面對這些真實的食材時,總會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它是怎么來的?它原先長什么樣?基于幼兒的需求,我們又再次擴大了我們生活區域的版圖。
  三、“浪花小農家”戶外生活區
  根據幼兒生發的問題,需要為幼兒創造自主尋找答案的機會。孩子們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激發了我們老師再次改造自然生態化的生活區的想法。因此,在2019年2月,我們與幼兒一起開辟了“浪花小農家”。
  改造前分析:菜園里的菜需要走過較長的小路才能到班級,給游戲帶來了諸多不便?;趩栴},我們又一次思考:就地取材,真材實用。
  改造后效能:生態化、自然化的戶外生活區讓幼兒直接在菜園邊進行烹飪活動、養殖并照顧小動物,做到了自種自收、隨手運用。
 ?。ㄒ唬┩癸@多元區域。有土灶區、分享區、切配區、洗刷區等。
 ?。ǘ┩癸@農家氛圍。幼兒身著包頭、作裙,進行挑菜、洗菜、燒飯、宴請,溫馨的農家氛圍里挑挑、洗洗、吃吃、玩玩,真是其樂無窮。
 ?。ㄈ┩癸@真材實料。根據主題進行種菜、萎山芋、腌蘿卜、挑馬蘭頭等系列活動,這樣的真材實料就是來自旁邊我們自己種植出來的菜園里。
  后面就是我們的動物養殖區,另一側是我們的200平方米的植物種植區,這樣的養殖區、種植區、烹飪區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在這片自己開辟的生活天地里,通過親身勞作,真實感知、真切體驗生活,他們的經驗得到提升,他們的能力得到發展。因此,幼兒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自己的選擇和嘗試造就了我們園本化生活課程。
  由此可見,我園的生活化課程從班本化的角落游戲——走廊區域生活游戲——專室食材生活館——自然生態化的農家生活,這樣的一步步轉變與不斷的提升,成就了我園教師課程建設能力,促進了孩子們全方位能力的發展,凸顯了我們課程文化資源的核心價值。因此,幼兒園生活化課程,要求從兒童視角,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需求。關注了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就是關注了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價值。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勝浦濱江苑幼兒園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9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