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系列影響教學效果的手段。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教師要樂于借鑒和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身心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114
初中歷史教學致力于教授學生歷史史實,了解歷史發展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挖掘出符合時代發展理念的新思想。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歷史觀念,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特別是要強調歷史課程在學生情感教育方面的影響,強化學生對人文精神的感悟。但當下初中歷史教學也面臨著學生基礎薄弱、歷史課程受重視程度不高等困難,因此筆者提出以下觀點幫助教師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和社會認可度。
一、注重歷史多方向比較
1.縱向比較。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獨立的,它的出現必然有原因,它的發生也必然會對歷史走向產生影響。同樣歷史事件不是偶然的,相似的事件必然會在不同時期都有發生。因此,將歷史事件沿著發展順序整理出一條時間軸,通過找出同一空間不同時間內的事件區別,幫助學生系統完整地去理解歷史,辯證客觀地去看待歷史。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理清歷史發展脈絡,通過比較的方式加深記憶從而強化理解。比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這類知識,學生對這些內容不夠了解,而且每一個事件的知識點都多而相似,學生一旦不能完全掌握就會出現記憶混亂。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注意將這四個事件的時間,領導階級,發展訴求,指導思想逐個拿出來進行比較分析,從細微之處發現它們的異同。當學生能夠清楚區分這些事件的細節時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因此,教師通過縱向對比歷史事件能夠清楚地理清事件內在聯系和發展邏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
2.橫向比較。同樣的,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全球史觀,讓學生著眼世界歷史發展,通過對比國內外歷史事件深化課程理解。橫向的歷史比較可以讓學生拓展學習的廣度,發現歷史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比較中國的君主專制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差異,比較維新變法和洋務運動的差異。學生通過橫向比較將知識點聯系起來,還能幫助建立更加宏大的歷史格局。同時這樣的比較方式還能在中西文化碰撞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認可度和探索的熱情。
二、利用歷史故事發掘歷史魅力
鑒于初中生心理尚不成熟,對高度精簡的歷史理論概括不感興趣,但是卻喜愛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事跡的特征,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去發現歷史的魅力。歷史故事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許多歷史知識和意義都蘊含在故事中,學生愿意去聽,愿意去記,潛移默化之間也就吸收了新知識,學習了新思想。另一方面,如果一堂課下來教師一直在講復雜的知識點,課堂缺少調劑,學生也會產生學習疲勞。教師適當插入幾個小故事則可以有效緩和嚴肅緊張的氛圍,給學生營造一個舒適輕松的學習環境。而學生也可以從有趣的歷史故事中挖掘出歷史的趣味性和魅力,從而愿意主動接受知識,積極深入探索學習。
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現代化的技術可以運用于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成了一種很好的教學途徑。初中生思維活躍,形象思維能力發達,借助多媒體集合音,視,圖,文多種形式教學信息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講課時可以輔助播放和講解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等,讓學生更夠在抽象和形象思維之間相互轉換,培養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舉個例子,在學習到燦爛的世界文化時,教師可以邊講解內容邊展示具有不同國家特色的圖片;學習到抗日戰爭時,可以播放一段抗戰的影視資料。教師通過這些手段以情動人,將學生個人情感和課程情感相結合從而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直觀的感受歷史的沖擊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不斷發掘持續學習下去的動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讓學生就某一歷史事件表演一段情景劇,再現歷史風云,激發歷史興趣;根據一個話題展開辯論,各抒己見,豐富學生理解。課堂教學方式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確定適合的教學方式。
四、豐富課堂檢測方式
學生學習了知識就要通過及時檢測反饋學習狀況。但是當前歷史課堂檢測方式單一,學生應付檢測手段簡單,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有課堂檢測的機會。因此教師在探索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豐富課堂檢測方式,鞏固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充分消化歷史知識。
1.提問檢測。教師設問提問是最基礎的課堂檢測方式。它能幫助學生鞏固基礎,還能延伸拓展歷史學習。教師可以在講解的過程中停下講解思路讓學生補充完整,還可以提問以前學習的知識幫助學生強化記憶。此外,提問的主體還可以是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這也是檢測學生對重難點把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提問檢測的利用空間很大,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形式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2.書面檢測。教師在每一章節結束之后,都可以根據考點內容設置題目,形式可以是填空,選擇,問答。限時訓練,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考試觀念,還可以讓學生及時復習回顧章節內容,對學習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
五、學習成功經驗,彌補自身教學不足
任何成功的教學方法都不是教師閉門造車想出來的,教師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識,將他人的教學經驗拿過來,再根據學生的需求改造成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時常和其他教師保持交流溝通,學習他們教學中有用的部分,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完善教學策略中的不足之處。在沒有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去旁聽別的歷史教師上課,還要關注最新的歷史教學動態,借鑒其他學校成功的教學創新??傊?,教師不能故步自封,要樂于學習,勇于創新,這樣才能給自己的教學注入新鮮活力,才能讓學生保持長久的新鮮感和學習動力。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還要面對許多未知的變化,這是教師的挑戰,也是教師的機遇。為了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和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改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新方式,讓歷史真正服務于新時代。教師在挖掘課程潛力的同時,也在豐富個人教學經驗,為未來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做好準備。課程和學生的發展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教師也要順應時代潮流,讓歷史始終指導學生發展和社會進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