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將時事熱點融入初中政治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初中政治課程中引進時事政治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初中生了解國家大事,拓展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時事政治事件的認知能力、辨別能力、分析能力等,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質,加強社會責任感,從而培養起自己關心時事政治、積極要求進步的良好品質。
【關鍵詞】初中政治 時事熱點 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66
目前的政治時事熱點主要是反映了當前國內外形勢及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雖在現有的初中政治教材中體現較少,但其也是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主要組成部分和考試考查的重點內容。它能夠幫助學生深刻了解當前的國內外的政策制度,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初中政治教學應當注重時事熱點滲透,培養學生關心國家事務的良好習慣,調動愛國主義精神,逐步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和價值觀。
一、時事熱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毫無疑問,時事熱點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予以充分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不管從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育教學,還是從改革下新型的素質教育教學中分析,時事熱點在整個政治教學中都占據著相當的分量。所以說在政治教學中充分關注時事熱點問題,并引導學生們對時事熱點問題予以充分的重視和獨立的思考就顯得尤為必要。傳統的政治教學,教師們引入時事熱點問題的探討其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學生們即將面臨的各種大考小考,也就是在學生們面臨考試之際,將各種時事熱點問題生搬硬套,讓學生們在短時間以內予以記憶,給定一定的范圍,讓學生們在這范圍內進行記憶背誦,以便在考試的時候能夠取得理想的分數,可見這一傳統做法對于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沒有任何的幫助,只會限制學生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讓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最終與社會脫節,一旦進入社會,很難對社會進行很好的適應。而在課程改革目的的指引下,將時事熱點與初中政治教學課堂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時時刻刻了解到時事熱點問題,讓他們對及時發生的事情有個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一旦面臨有些學生思想過于偏激或者極端的話,老師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內了解,進而做出及時的矯正,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對整個社會有個初步的認知,同時對于他們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是具有積極的作用的。
時事政治教學要聯系生活。任何一門學科,都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時事政治更不例外,因為時事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都來自于時事新聞,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以書本為依據,應當廣泛搜集各方面的時事政治材料,并創造教學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有關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記者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采訪視頻,讓學生體會到錢老那種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升,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理論的熱情,也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這樣的觀念: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應當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二、根據實際,開展“五分鐘新聞發布會”活動
這一個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在每一堂政治課前5分鐘,教師事先安排學生組成的小組,每周由兩個學生輪流上臺演講,報告內容為最近發生的事件和最新的政策,學生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評委可以從內容、語言組織能力等等方面評分,然后綜合得分,從小組中評選最佳發言人。
學生在新聞采集階段,會經歷新聞分析過程,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得到有價值的信息,還會鍛煉學生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理解、分析、判斷和鑒賞,解決問題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有一個很大的鍛煉及提升。通過開展這一新聞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說話,談論國家大事,了解新聞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大多數學生會逐漸養成看電視新聞的好習慣,也能使學生了解社會,學習書本之外的東西,逐步提高知識和能力的方方面面。
三、將時事熱點滲透到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中
之所以會想到將時事熱點逐步滲透到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來,主要基于傳統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們僅僅在考試之際,挑出一大堆時事熱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們寫在本子上,然后記憶背誦,基本沒有顧及到時事熱點對于學生們整體素養提高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比如在學習保護環境這一基本國策這一章節的時候,將中共十七大的召開,這一會議歷來備受各方面關注,其關乎國計民生的各方各面,其中關于環境治理問題成為較為關注的熱點問題,針對社會普遍反映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年的兩會上對具體的環保任務予以明確,且也對如何治理霧霾等問題予以確切答復。充分利用十九大召開這一熱點問題,讓學生們親自參與到這一熱點問題的實際討論當中,不僅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減少政治課的枯燥度。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們形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逐步培養從我做起的環境保護意識。這樣一來,政治教學目標和社會教育目標都實現了。
四、時事政治教學要經常開展
要想讓初中時事政治教學常態化,就要努力克服應試教育的舊時教學理念,接納開放型教學的新思維。初中時事教育不應該只在每周固定的幾節政治課上開展,而是應當貫穿于學生日常生活之中,努力做到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讓學生平時多看新聞和報紙,多關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并將自己的思考融入到對時事的評論之中。初中時事政治教育不應當以幫助學生應付考試為目標,而是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在學習時事政治的過程中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明辨是非。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融入學生是當前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新聞廣播,以提高學生對時事的興趣。召開新聞操作如下:首先,根據教學內容的教師,確定話題范圍,讓學生避免和尋找海洋,針提供一些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其次,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需要安排好的新聞內容,如體育學生愛體育新聞,喜歡軍事的同學可以開展軍事新聞,培養學生的意識和社會使命,真正發揮時事熱點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勝能.探索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8,2(28):216.
[2]陳洪平.試分析“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9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