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英語課堂是高中生增強自身英語聽說及理解能力的關鍵途徑,高中時期也是學生提升自身英語成績的重要階段。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強化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就顯得十分重要,其不但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還能夠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此,本文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有效性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42
英語是高中課程中的關鍵學科,學生的英語成績直接受到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在新課改的影響下,雖然很多教師在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質量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進,但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使得英語教學目標難以達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提升教學質量,逐步完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并從自身做起,從思想上強化認識,提升教學技巧,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開闊學生視野,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陸游曾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大多都是注重理論知識的闡述,只有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反復使用這些知識,才能夠讓學生學會靈活地運用。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使學生的思維限制在課堂中,還想方設法積極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其能夠深入了解英語的語言文化,并從多個角度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與內涵,如此才可以更好的促進英語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放映英語相關的電影,或指導學生閱讀英語書籍,或讓學生在課堂中使用英語相互交流,從而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有著充分的了解。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與外國筆友進行交流,或和外籍居民、留學生等進行深入的學習、溝通,在實踐中學習、鞏固英語知識,增強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
二、注重情境體驗,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學生對英語課程失去興趣的原因在于,在課堂及現實生活中沒有較好的語言環境和氛圍。在很多課堂中,教師還在使用漢語進行表述,學生也缺乏使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機會。
同時,一些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止步不前,在教學中只強調知識的講解,和學生成績的高低,而沒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實際交流能力的提升。在這種學習氛圍中,教學的有效性當然難以得到保證。
所以,在以“能力導向”為基礎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融入進去,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課程Unit5“Music”時,教師在教學前能夠為學生展示多個國家的不同音樂,讓學生融入到音樂的情境中,并讓學生講一講:“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in music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expression?”在情境體驗中,教學的氛圍就更容易被帶動起來,英語課程的趣味在教學中不斷放大,從而使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內容,可以極大的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性。
因此,在展開英語知識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想方設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如此才可以真正實現從“知識導向”向“能力導向”的教學轉變。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課本“Healthy eating”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使用“說課文”的方式,把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每個組里有3-4個成員,并確定主題為“What 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diet?”,讓學生使用英語在組內進行演講,把自己對“Healthy eating”的看法表達出來。
在組間討論結束后,教師就能夠提問到:“What is your group's view on healthy eating?”,讓學生對本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闡述,這樣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徹底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展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挑戰在于,這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實踐過程,機遇在于這是一個提升教師教學思想與教學質量的重要階段,能夠極大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強化教學思想、教學技巧的學習,從而逐步提升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蔣德宏.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結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第3單元談高中英語循環大課堂的實踐和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2(5):98-98.
[2]廖明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7(85):105-105.
[3]郭超.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2015(10):172-17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