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價值評估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決策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知識產權是國際競爭中的關鍵要素和核心競爭力。本文對我國知識產權運營資金的內涵與現狀進行梳理,并對其投資特性進行分析,以價值評估為核心,來探討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投資決策方法,并提出提高基金投資效率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決策;價值評估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5-0047-03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的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強調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隨著知識產權全球化競爭和金融發展的深化,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也成為促進國家間核心技術整合和專利競賽的重要力量之一。以知識產權中的專利為代表來看,我國近幾年來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增速較快。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8年度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60.2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5件。如此規模的專利技術要實現轉化,亦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我國許多創新型企業擁有大量專利,但實體資產的缺少使得這些企業很難籌集到資金,導致專利轉化運用受阻[1]。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出現,有效地緩解了創新型企業的籌資壓力。
一、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內涵與現狀
知識產權對于創新型企業而言,是重要戰略資產,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體現。知識產權運營實質上是知識產權的運用和經營,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和相關市場主體采取一定的商業模式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商業活動,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并獲取回報[2]。在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應運而生。我國近年陸續成立了具有代表性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例如,于2014年成立的睿創專利運營基金,標志著我國首支市場化運營的知識產權基金的誕生,2015年成立的國知智慧知識產權股權基金和北京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標志了我國成立的由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運營基金的萌芽發展。
在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商業模式中,較為常見的是對已有專利或對仍處于研發階段的專利技術進行投資,以獲得相關專利權或許可并將其市場化而獲利。隨著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在我國建立,基金運營主體開始關注投資高成長性企業和高質量的知識產權。由于知識產權不同于傳統的有形動產,在甄別與評估過程中難度較大,價值評估制約了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快速發展。
二、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的特殊性
知識產權屬于典型的無形資產,對它的投資不同于傳統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的諸多特性使得在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時,受到許多的限制和約束條件。因此對知識產權投資中特殊性的分析,有利于基金運營主體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一)投資專業性強,風險高
知識產權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它的創造主要來自智力勞動,而智力勞動價值的衡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對知識產權的投資不僅需要對所處的宏觀環境、產業環境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對該知識產權未來前景也需要具有專業的判斷能力。知識產權運營人才需要具備法學、管理學和理工科等多個學科背景,而現階段少之又少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知識產權投資也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從目前我國知識產權運營資金的投資模式來看,在投資的不同階段均面臨不同的競爭與不確定性。不僅經濟政策、行業環境、法律法規等因素會帶來外部風險,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機構內部尚不完善的發展模式使得其運營能力和效果較差,具有一定的內部風險。
(二)標的流動性差,優質資源少
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具有無形性、法定性、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的特性,這些特性使得其流動性相較于實物資產而言較差。且我國知識產權交易市場起步較晚,市場活力不足,知識產權的有效配置有待進一步提高,基金運營機構要想對知識產權進行處置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如果無法快速及時地將知識產權進行變現,將會對基金運營機構的現金流產生不良影響。我國知識產權運營市場整體效率低下,也導致真正在市場上流通的優質知識產權資源少,加大了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投資難度。
(三)知識產權評估標準缺失,隨意性大
評估知識產權價值相較于評估實物資產要復雜得多,其具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給評估帶來一定的困難。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投資起步于對被投資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而目前,從政策層面來看,我國尚未出臺統一的知識產權評估的技術規范,評估的標準、方法、指標等要素缺乏統一的標準[3]。價值評估的難題阻礙了知識產權的投資與運營,影響了知識產權市場經濟價值的轉化。
三、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決策的策略與方法探討
知識產權投資策略是投資者在投資知識產權活動中,為避免風險、獲取收益最大化而采取的策略。確定科學的投資策略,對于基金運營主體、被投資企業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策略
1.多元化分散投資
將資金有選擇地分散投資于多種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組合,合理運用資本進行多元化的投資,是以較少的投資風險來獲取較多投資收益的重要方法。可以借鑒為人熟知且已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高智公司的成功經驗,它專門設立的發明科學基金、投資基金和開發基金有著不同的投資對象[4],即通過自主研發獲得知識產權、尋找和孵化有價值與發展前景的發明創意、投資具有市場前景的發明創造和專利等多種方式,實現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
2.發展獨特的商業模式
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應該從知識產權購買、研發和商業化等傳統模式向各類創新模式轉變。例如我國七星天海外專利運營基金,它不僅專注于海外專利運營,而且在海外知識產權孵化、天使投資、知識產權獵頭等領域開發出屬于自己獨特的創新模式。又如高智公司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國際專利技術商業平臺,通過平臺的設立,使創新企業可以擁有更多的國際專利。獨特的商業模式,會給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帶來獨特的核心投資競爭力。 3.控制投資風險
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策略中要維護權衡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這三方面的平衡。而收益性與流動性、安全性之間通常呈反向關系。這就意味著在追逐收益的同時,也要重視知識產權投資的風險。由于知識產權本身較強的不確定性,比如其價值受到研發周期、市場變化、現有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等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和風險預警模型。通過評估明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領域,確定該標的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以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再根據風險預警模型及時發現風險并啟動對應方案,以減少投資損失。
(二)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方法探討
知識產權基金投資的關鍵問題是評估標的資產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當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方法雖然很多,但基本都是使用傳統的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這些傳統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觀地評估出知識產權的真正價值。本文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提出價值評估的方法,為實務界提供參考。
1.定性評價
在對知識產權投資價值的評價時,可以參考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中國技術交易所組織編寫的《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操作手冊》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被評估知識產權開展定性的評價。在進行知識產權評估指標的設計時,可以根據《手冊》,將專利價值度從技術、經濟和法律這三個維度進行分解,并對指標進行細化,也可以根據知識產權所在行業特征對個別指標進行修正。該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幫助識別值得投資的優質知識產權。
2.定量評估
目前在實務界,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的方法多以現金流量折現法為主,而該方法未能考慮到未來的風險。近些年來,許多專家學者都提出實物期權是適用于做出知識產權研發投資決策、評估投資價值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現金流量折現法的基礎上考慮實物期權的價值,即將獲利能力和不確定性相結合,是一種較好的評估方法。
對于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來說,在投資購買知識產權時,可以使用期權理論中的B-S模型來計算其期權價值。對于投資正在研發中的知識產權,其價值計算起來相對更為復雜。由于知識產權的研發可能需要經歷多個階段,而在各個階段交替的節點,投資者都有選擇是否繼續投資的權利,從而避免企業盲目進入后期階段而導致過大的損失,可以使用實物期權中的二叉樹模型來計算其期權價值[5]。
再以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常投資的生物醫藥行業為例,生物醫藥的專利權形成需要長時間研發與反復的實驗,從研發到時候上市,需要花費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醫藥專利權或者醫藥專利組合的價值評估,需要搜集大量信息,評估難度高,且在不同的階段,專利價值也各不相同。由于在整個專利研發過程中,前期研發投資是后期研發的前提,因此可以適用復合期權。Geske模型是實物期權理論中復合期權的代表,它將項目視作對復合增長機會的投資,把投資決策假設成兩個歐式看漲期權,使用Geske模型計算期權價值更符合醫藥專利及專利組合研發的實際情況。由此可見,實物期權的多種模型均能適用于評估不同階段的知識產權。
四、提高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投資效率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決策管理,探索運營模式
為保證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基金運營主體應當在投資重大項目時進行嚴格的審核與評定。通過決策委員會進一步規范投資決策的流程,確保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在基金內部建立專門的投資團隊,培養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和行業專家,以提高投資水平。知識產權基金在運營模式上,逐步加大專業創業投資管理公司的股權投資運營的比重,在該模式下,投資數額不會受到知識產權價值的約束,是目前發展前景較好的基金運作模式[6]。
(二)開拓核心業務,提供專業服務
我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服務整體經驗不足,業務運營的專業化仍存在一定的欠缺,未能及時且靈活地提供產品研發、市場孵化、市場交易配對、拍賣、融資及后續一系列服務,這些都對投資效益產生影響?;疬\營主體不僅可以自己開拓諸如專利價值評估、專利運營管理、專利布局顧問以及知識產權法律事務等核心業務,還可以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專業化深度服務合作,為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運行奠定良好的服務基礎。
(三)加強績效考核,深化監督管理
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在我國目前多由政府資金進行投入和引導,因此定期對基金管理運營的績效進行考核和評估,有助于實現投資效益、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己藭r可以委托獨立于政府和基金運營主體的第三方專門機構,綜合考量各個投資主體的不同投資目標,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同時,通過審計部門和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基金使用情況的審核,能較好地保障出資人的權益,也能幫助提高基金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博勛,王濤.從專利角度探析知識產權基金運作模式[J].電子知識產權,2016,(02):83-87.
〔2〕宋河發.我國知識產權運營政策體系建設與運營政策發展研究[J].知識產權,2018,208(06):77-83.
〔3〕袁慧,馬建霞.專利運營模式發展研究及其在國內外運用的對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12):35-40.
〔4〕劉然,蔡峰,宗婷婷.專利運營基金:域外實踐與本土探索[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5):56-61.
〔5〕孫國君,馮芳琴,樊俏玫.新藥投資價值評估中實物期權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11,(01):10-13.
〔6〕任霞.全球知識產權股權基金運營模式淺析[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6,(10):23-27.
(責任編輯 徐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5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