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幼兒園傳統區域自主性游戲的轉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傳統區域游戲忽視孩子內部動機,在自主性、創造性、交流性、探索性不足。本文將傳統區域進行重新布局,改變材料投放,創設具有挑戰性游戲環境,引導孩子大膽創新,動手更要動腦,使之在區域游戲活動中“自由玩”“大膽想”“愉快做”實現快樂游戲的理念。
  關鍵詞 傳統區域游戲;自主性區域游戲;轉變
  中圖分類號:O6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022-01
  區域游戲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孩子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的活動,是一種滿足孩子自主體驗、建構、發展需要的探索活動。作為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區域游戲在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個性化教育、主動式學習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改變孩子被動式的學習,較好地促進孩子自主性的發展。
  一、自主游戲區域的劃分
 ?。ㄒ唬﹨^域空間的轉變。傳統區域空間狹小,選擇的余地小。傳統區域分區多,倒致幼兒活動空間非常的狹小,超過5人容易造成擁擠。如果限定人數,又違背了孩子自主選擇、自主活動的本意。為此,為了完成傳統區域向自主性區域游戲的轉變,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將區域空間進行改變:
  1.減少區域的設置,拓展區域空間。區域的設置不在于多,而是在于精,根據五大領域的劃分設置5-6個區域即可。一般可設置為:語言區、科學區(益智區)、美工區(音樂區)、建構區、娃娃家(生活區)。
  2.減少公共活動閑置的空間,有效利用空間。在現在的班級中我們常常規劃的布局是中間的一大塊都是預留出來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的,甚至是桌子在教室里也占用了很大的一塊空間。減少公共活動空間,將桌子合理的疊放起來,空出來的空間劃分為區域的空間。這樣,無形中又為區域增加了不少的活動范圍。
  3.區域空間設置合理,預留足夠空間。在最大限度的利用空余空間時,我們也要將區域的空間設置的合理。在區域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區域的特點,為每一個區域預留足夠大的空間。
 ?。ǘ﹨^域布局的轉變。自主游戲中倡導的是讓幼兒自主活動、自主交往、游戲情境自主發展,而傳統的區域布局緊湊,容易產生干擾,并且不允許竄區活動,容易讓孩子失去興趣。
  新區域布局,強調更自由融入,所以每一個區域之間都可以減少一些隔離的裝置,為孩子們的這些意愿提供有效地環境保障。因此,讓傳統的區域布局向自主游戲場景設置轉變,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進行轉變:
  1.動態系統串聯,倡導活動內容自主。提供動態系統的區域環境:將建構區和娃娃家或者生活區相連,建構區中的成品可以應用到娃娃家中,娃娃家的道具也可以放到建構區中作為建構區的裝飾品;美工區和閱讀區相連,將幼兒完成的繪畫作品作為閱讀區閱讀的材料,將閱讀區淘汰的破舊書頁拿到美工區,作為裝飾、折紙的材料。
  2.游戲主題串聯,倡導游戲情境發展自主。區域與區域之間的活動主題必須要有串聯性:幼兒在建構區建構了城隍廟的小吃城,娃娃家的幼兒就可以利用建構區的材料進行賣小吃的活動。同時美工區的幼兒可以制作各種的小吃提供給小吃城的賣家們,科學區的幼兒可以為美食城的幼兒設計食物的價格,根據游戲情境的發展,幼兒能自主的在自己的區域內完成相應的任務,同時還能與其他區域的幼兒進行跨區交往,給予幼兒自主游戲的隱形支持。
  (三)區域環境的轉變。在傳統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會設置很多的示范圖紙,操作步驟圖給予幼兒指導,好像就怕孩子不會操作。而且在操作活動前都要認認真真的交代一遍區域活動的玩法和規則。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更會限制孩子活動的范圍、遏制孩子游戲的欲望,扼殺孩子的探究能力和想象力。為此,我們要提倡為孩子創建一個規則自主、玩法自主、游戲內容自主的游戲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轉變:
  1.隱性標志暗示,倡導活動規則自主。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在自主游戲中我們雖然倡導的是自主,但不是毫無準則的自主,而是在幼兒自主的情況設定規則,大家一致認并會自覺遵守的規則。因此在區域環境設置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隱性的標志進行提示,幫助孩子自覺的遵守規則。如:在人數的限定上可以設置進區卡,在區域輪換的限定上實行插名牌的方式。
  2.空白版面預留,倡導活動內容自主。在區域創設的空間里總要留一塊空白的地方,讓孩子自己的來創造,這樣才能體現幼兒自主的游戲理念。在建構區,不要張貼太多的圖片供幼兒參考,給孩子一個主題就好;在娃娃家,不要為孩子準備好成品的包子、餃子、蔬菜,多準備一些紙、瓶子、蓋子、盒子,這樣才能無限的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棋類區,不要投放成品的棋子和棋譜,多準備一些空白的棋子和棋譜,讓孩子自己來制作棋子和棋譜,這樣的游戲才能更好的拓展孩子的思維。
  二、自主游戲材料的收集與投放
  現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準備、收集、整理比較難。我們可以根據區域要求,明確所需要的材料,在教室門前放置收集箱,定期的更換收集箱上面收集的內容,請家長協助收集,這樣以便能及時的更新幼兒的玩具材料。
  對于材料的投放可以對材料本身和對孩子能力進行分析,進行有目的的投放投放成品、半成品,以及廢舊材料。在活動中還可以根據幼兒理解水平、興趣愛好地差異化投放。如小班多提供成品的玩具,如:娃娃、小鍋、小灶、奶瓶、方向盤等,同類的玩具數量要適當多一點;到了中大班,成品玩具多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創造,應多增加半成品或者廢舊材料,可以使幼兒在活動按自己的想象任意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鼓勵幼兒在游戲中以物代物,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對幼兒而言,游戲是真實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的統一。蒙臺梭利說:“每一個幼兒都有一種創造的本能,一種積極的潛力,能依靠他生活的環境,構筑起一個精神世界”。而自主游戲是展現幼兒自我以及童真的最好方式,為此,希望通過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自主發展、自主交往、自主成長的空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5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