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倡導數學課堂的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動態生成強調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習過程。更追求的是師生在課堂中精彩的互動過程,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的思維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體驗不斷加深,師生都煥發出學習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標;動態生成;預設;感悟
  動態是指事物變化發展的情況。生成是對教學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念,是對以往強調過程預設性、計劃性、規定性的補充和修正。動態生成強調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習過程。追求的是師生在課堂中精彩的互動過程,教學不是完全按照教師事先預設的按部就班進行,而需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師生的思維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需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體驗不斷加深,師生都煥發出學習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一、欣賞學生,是形成動態生成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是帶著自己的經驗、知識、思考和興趣來參與課堂學習的。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把學生真正當做學習的主人。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愛護、肯定和贊賞。給學生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讓學生如沐春風。只有教師欣賞學生、信任學生,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有了每一個學生的主動參與,一個個動態生成,相信就會不斷的涌現。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我想:假如能給學生一個機會,就一定會還你一個驚喜的。
  二、精心預設,是優質動態生成的保證
  預設就是緊緊圍繞目標、任務、預先對課堂環節,教學過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設計。非常明顯,預設帶有教師個人的主觀色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教師必須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在精心預設的前提下,針對教學的實際進行靈活調度,追求動態生成,讓課堂在預設與生存的融合中放出異彩。
  三、適時調整,是決定動態生成成效的關鍵
  傳統的數學課堂,其主要弊端是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知識的呈現——灌輸——接受的教學模式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師心中想著教案,卻沒有裝著學生。他們對學生的即興發揮、當堂靈感無動于衷、置之不理。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要求我們老師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涌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推動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生成。原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課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課堂上的不可測因素很多,預設在實施中難免會遇到意外。在課堂上,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需要教師對預設進行適時調整,使它更加切合實際,切合課堂,切合學生。促進數學課堂的有效生成。
  四、善待意外,促使動態生成更加精彩
  學生是活生生、有思想的人。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經說過:“學生的嘗試越是五花八門,探究活動越是新穎靈活,那么,他們也就是越有可能得到異乎尋常的結果”。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向深入,數學課堂的面貌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教學過程成了師生平等相處、真誠交往、共同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涌現,正是在這種師生、生生之間的互相碰撞中,隨時會發生一些教師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打亂教師的教學思路。那么,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去面對這些教學中意外呢?我們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意識,善待課堂教學中的意外,耐心等待仔細傾聽學生的每一次思維顫動,也許,它會讓動態生成更加精彩。
  五、張揚個性——走向動態生成的歸宿
  動態生成的數學課堂的最終歸宿是什么?難道是讓學生學會用書本上的知識去解答書本上的習題嗎?讓每個學生“整齊、一致”地學習數學嗎?上述觀點很顯然是非常片面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并達到最終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境界,這就是動態生成教學歸宿。因此,數學課堂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學到數學知識的同時,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個性得以張揚。例如,著名特級教師劉永寬在執教《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一課時,先出示八個圖形,讓學生給它們取個名字。然后再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指出它的周長,再互相討論,理解了周長的定義。這一教學片斷,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觀意愿和選擇,學生通過個性化學習形成對周長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但又是非常深刻,難以磨滅的。在學生理解周長的定義后,老師又組織了全班同學去探究自己喜歡圖形的周長。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激發。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困難時,由于教師事先做了精心預設,教師總能像變魔術似的出示各種測量工具,比如:細線、尺子、剪刀等。讓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有聲有色、有滋有味。讓每一個學生對周長的概念有了進一步更加深刻的體驗。整個課堂學生學習氣氛非?;钴S,學生的思維不時旁逸斜出。教師并沒有按照統一的要求去進行教學,而是以一個非常廣闊的問題空間作為背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和感悟。這樣,盡管書本上的周長定義是規定統一的,但在學生的心目中卻是豐富多彩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