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知識的獲取,是人類成長的基石。而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語文閱讀要根植于情感,朗讀是加深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搞扎實,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功夫。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從課堂閱讀氛圍營造、豐富想象激發情感、角色扮演加深學生閱讀體驗、評價閱讀幾方面,闡述了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的一些見解,以作交流。
  關鍵詞:語文教學;朗讀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篇目,文質兼美,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給學生閱讀的情感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園地。學生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詞、句、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讀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在反復的朗讀之中,詞、語、句、段、篇能夠順利地進入學生的語言倉庫,能鍛煉學生用語言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聽、說和寫作水平,加大語文為生活服務的力度。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讀,檢查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傾向、認識水平和運用程度。所以,在教學中狠抓朗讀,的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賞讀與創設情境
  賞讀,便是“賞語言,賞人情,學表達,明事理”,這種朗讀方式對于語言和意境較優美詩歌和散文較適合。以聲情并茂的范讀創設出濃濃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迅速調動學習的興趣。指導學生朗讀時,在初步感知課文后,就應該讓學生沉浸在課文中,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品背后所蘊涵的情感。除讀出節奏,注重聲調和音量外,還要滿懷感情地讀,讀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才能隨著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維的翻騰去心領神會。他們在讀中品味語意,在賞析中加以品讀,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如在設計《月光曲》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容以后,就可以啟發學生把文中的“貝多芬”換成“我”,邊讀邊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盡情地表達出來。學生們好奇地捧起課本,如饑似渴地朗讀起來。他們不知不覺地進入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中的人物融為一體,細膩的情感如涓涓溪流歷歷涌出。當讀到“盲姑娘渴望親耳聽到貝多芬的演奏,卻又怕哥哥難過,安慰哥哥:‘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一段時,有的學生動情地說:“多么善良的姑娘啊,她是那么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碑攲W生讀到“貝多芬……推開門……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眼睛瞎了”時,震驚地說:“是她嗎?這就是那位善良的姑娘嗎?她真是身殘志堅??!”這不正反映了貝多芬對盲姑娘的同情關愛,反映了盲姑娘堅強善良的品性嗎?這樣充分利用體驗朗讀,幫助學生領悟文章情感,了解人物性格,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想象與激發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極佳的意境美,而這美常常是無法用語言表示的,正所謂“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朗讀可將語言文字創設的意境美展示出來,而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實現的。眾所周知,想象是樹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發情感的關鍵.學生朗讀時,不僅要從語感出發,而且還要始終伴隨對具體形象的感知聯想想象.有想象開啟的生活圖景,比語言文字打開的天地更廣闊,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德國戲劇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動活潑,也就更多引起心靈的活動,激發的情感也就更激烈?!?
  如教學《爬天都峰》時,課文講天都峰筆陡,鐵鏈仿佛從空中掛下來似的。教師可以從爬陡坡引導學生想象天都峰的險以及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天都峰的艱難,領悟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學生通過想象再現了語言文字可描繪的情景,產生了真情實感和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演練與感悟體驗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如《稱贊》、《紙船和風箏》、《小鳥和牽?;ā贰ⅰ痘芈暋返?,這樣的文章適合于學生的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語氣和表演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一開始,學生有可能顧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說。這時,教師應該讓學生自由地練習,充分地交流討論,反復地比較和揣摩,不斷地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而學生一旦達到充分理解且又經過反復練習形成了技能技巧,確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熟練自如的朗讀時,自然會躍躍欲試。此時,激發學生創設性地朗讀,如表演讀誦讀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評讀結合,促進發展
  在多種的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課堂中,教師們常用“賽”的方式組織朗讀教學,如小組比、男女比等。既然有賽,就有評。但朗讀是一種極具個性,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體會即使一樣,表達出來也肯定有所差異。學生口誦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讀來傾吐自己的心聲,就會讀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現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活脫脫地表達出來.這時,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們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們才可能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思想。因此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應該允許并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學生的主體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體地位以后而漸漸形成的,有了主體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發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都應該給予肯定。
  朗讀的方法靈活多樣,這里僅就個別特色的朗讀談談個人的見解。所謂殊途同歸,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就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稿)》2001年
  [2] 《小學語文教學參考書》
  [3] 網絡資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8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