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朗讀訓練是一種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語文教學中離不開多種方法的朗讀。本文作者試從探究的角度出發,探討出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朗讀教學訓練,這需要朗讀者長期創造性地堅持訓練,會對自己的教學或學生的成長大有裨益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訓練;方法舉隅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書聲瑯瑯的教學情景是每個讀書人從自幼起就記憶猶新的情景。語文教學方法不管如何變化,但是朗讀的方法永遠是有生命力的教學策略。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和詞匯,還有助于幫助他們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課文內容,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可以說,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作用非常明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這個環節,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把朗讀訓練作為長期的一個目標,做行之有效的朗讀設計與指導,長此以往,朗讀教學的效果必將會真正地發揮有效作用。
  一、 掌握朗讀的方法,做到多措并舉
  朗讀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的有自由朗讀、齊聲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熟讀、配樂誦、范讀等等,訓練之初究竟用哪一種方法因人而異。一般認為,自由朗讀適用于新課文的初步學習階段,齊聲朗讀是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課文品讀。一篇課文剛剛接觸,學生不太熟悉,可以自由朗讀,進行正音正字,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朗讀中有所重視,圈點勾畫出課文的重點。齊聲朗讀的優點在于能夠督促學生準確讀出原文,做到不丟、不加、不倒。細心的教師會聽出里面的“南郭先生”,便于對癥施教。指名朗讀是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喜歡使用的一種朗讀方式,指名讀的好處,一是給學生們以警戒,二是可以提升同學們的整體朗讀水平。在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名朗讀重要的是要讀得及時,讀得恰到好處,這樣學生便可以更快速地理解文意,掌握中心與主題。分角色朗讀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常用于主人公或人物較多的作品,這種朗讀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征,發揮其特長,讓大家在記憶猶新中掌握作品的主要內容。熟讀背誦常用于篇幅較短的詩文,適合采用讀背結合的方式教學,尤其是古詩文教學,可以達到當堂背誦的目的。配樂朗誦是朗讀教學的較高藝術形式,可以達到試聽和文章兩者的兼并之美。范讀是在學生熟讀了課文之后,教師為了引導學生突破朗讀難點而做的下水示范教學,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平時注重自己在朗讀方面的修養,做到高水平快節奏的當堂演奏。當然,范讀也可以由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讀??傊?,高水平的朗讀,才能真正起到引領與教學的作用。
  二、 明確朗讀的目標,做到因材施教
  課堂不僅是教師的,更是學生的。語文課堂上,要把有效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認真閱讀課文,自己根據平時的閱讀習慣做出相應的符號記錄,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不僅需要識記,更需要理解記憶,以加深對課文主題及作品本身的理解。
  (一) 初步感知讀
  這是第一階層,要求學生在讀中正音正字,理解字詞,整體感知。
  (二) 細嚼慢咽讀
  要求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 津津有味讀
  讀文章的精華之處,逐步進入情境,體驗精彩片段,感悟作者思想。以《春》為例,我們可以制訂閱讀計劃:(1)初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查字典找出正確讀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正音正字。(2)通讀課文,看作者運用怎樣的手段繪制春天的。(3)精讀課文,摘錄文中你最喜愛的句子,摘錄并誦讀。誠然,每一級朗讀都有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不是為了讀而讀。
  三、 指導感情中朗讀,做到讀中有悟
  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是貫穿教學始終的,我們的追求就是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提升。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求學生“有感情朗讀”,那么,究竟何為感情,在朗讀中要帶怎樣的感情,這只有學生有足夠深刻的內心體驗,并且積極自覺的根據自己的體會讀好課文,才能有所感悟。比如在古詩教學“僧推月下門”一句時,孩子們有的說感受到詩人對作詩的熱忱,有的說自己感受到了賈島的專注,還有些學生則說他感受到詩人治學嚴謹等等。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文章意思,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創造性,這種所得也是學生們感情朗讀的收獲。
  四、 掌握朗讀的方法,做到讀有所悟
  課文朗讀不僅有理解和感情的問題,還有方法和技巧。
 ?。ㄒ唬?讀準字音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因為課本是注音的,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有利因素,對學生加強看拼音讀文字的訓練。第一,要讀正確。第二,要多訓練,讓他們掌握更多的字。第三,教師在課堂上要學會傾聽,發現讀錯的字時要及時糾正,保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語速平穩,張弛結合。
 ?。ǘ?注意節奏
  節奏就是朗讀過程中的舒緩和停頓,如逗號、分號、句號、感嘆號及段與段之間的停頓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用適當的速度朗讀課文,不能過慢,也不能過快,可以用聽錄音和教師范讀、帶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ㄈ?讀出語感
  在初步的朗讀訓練中,要注意停連結合,連緩自如,停連有序。一篇文章各部分段落之間及層次之間存在聲音的停頓或連接。另外,在朗讀作品時,需要解決中的字有的需要著重強調,做到盡量在不改變這些字詞原有聲調的情況下,運用加大音量,拖長字音等方法予以強調,就是重音。如《草原》一文中這樣寫:“這次,我看到了草原?!标P于重音的問題,大家眾說紛紜,其實根據上下文意思綜合分析,應重讀“看到”。
  總之,朗讀是一種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聲音響亮、感情充沛地呈現給別人,即讀出來,把文字這個直覺轉變為聽覺,給別人以視、聽的雙重感受。同時,朗讀也是一種口頭語言的表達藝術,這需要朗讀者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自己豐富深刻的感受融入其中,從而讀出令人愉悅的視聽作品。這些是現代社會人所追求的現象,同時也是一種對知識的再創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1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