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讓學生喜歡上作文,就得引導學生學會寫作文,讓他們感到寫作文不難。因此,我們在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養成眼看、耳聽、腦想、手動的習慣,讓學生為生活感動,善于從身邊的小事中挖掘其深遠的意義,感悟社會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既是人們表達情感、交流信息的需求,又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的綜合反映。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學難點,在語文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習作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寫作興趣,以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作文;教學;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作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這就是提倡自由表達,提倡想象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寫話和寫作興趣、自信心和創新能力。那么,怎樣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就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實際情況,談幾點看法。
  一、加強口語交際教學,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
  說話是寫作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看報,多看少兒節目,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激發他們積極說話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地去說話。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多留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對于學困生,應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說話機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說話的勇氣,要尊重他們,對學生態度要和藹,語言要親切,給學生有親切感。
  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要切實上好口語交際。因為口語交際教學,是學生通過互相傾聽,表達的言語和思維的碰撞活動,在大腦里對要寫的景象、事物進行再造想象,拓寬了思路,發散了思維。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意想象作文,無疑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了讀寫結合有效遷移。
  二、加強學生閱讀能力訓練,強化學生的文學素養
  新課標“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要求學生達到的閱讀量數萬字以上,由其可見,加大課外閱讀數量不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非常有益的。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言簡意賅的語言向我們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越多,語言文字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自然而然地寫得好,寫得流暢,筆下就會生花。歐陽修說:“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只有大量的去閱讀好的文章,才能讓學生借鑒“它山之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寫作技巧。因此,教師可結合各自本班的情況,廣泛開展各種有益的讀書活動,尤其還應該提供相對應的讀書素材,讓每一位學生有書去讀,有好書去讀,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保證自己有閱讀的場所,例如可以在班級里建立班級圖書角,倡導學生每人捐贈一本書充實圖書角,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資源,使讀書活動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同時要讓學生養成睡前讀書半小時的習慣。其實,閱讀和寫作就好比小鳥的雙翼,只有雙翼共振,才會鵬程萬里。如果書讀得多了,各種寫作方法、寫作技能就會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學生通過不斷的體會,不斷的感悟,寫文章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躍然紙上,知道怎樣去運用材料,怎樣去表達情感,怎樣去遣詞造句了。如果學生積極去廣泛閱讀并善于書面積累,就會領悟寫作的真諦,提高寫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寫作時如果學生手頭沒有素材,他們就會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去關注社會生活,觀察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件,讓學生從生活經歷中,記錄社會熱點,評論大眾話題,練就一雙明亮的眼睛,為以后寫作積累素材。鼓勵學生積極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熱情的擁抱生活中的亮點,擴展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然后憑著自己的思想和愛好去盡情地書寫生活中趣事,評點事情的是非。如教學《找春天》時,我首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我們來到野外,讓學生通過觀看、尋找、鼻聞、腳踩等感知活動來尋找春天,觀察春天,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不僅感受到春天不但美,而且還是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季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樂趣。最后,我們回到教室里開展了“匯報尋找春天的成果”的活動展覽。有的學生帶來了一幅幅春景圖,把自己對春天美麗景色的感悟畫作一幅畫,和同學們分享,有的學生把家里種的花搬到教室來,感悟春天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還有的學生高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和同學們共同分享春天是美麗的季節……于是,我就告訴同學們,寫作文其實并不難,只不過是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罷了,關鍵就是在于你是否愿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了,是否善于動腦,善于動手。這樣一來,學生初步體會到寫作素材是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自然,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寫作素材更寬更廣,并不再為沒有什么可寫,寫作時無話可說而煩惱了。這時,我借其機會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做記錄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要不斷地去積累寫作素材,以備應用之需。
  四、精心指導,適時評價,培養良好的習慣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么是放得太開,信馬由韁,讓學生天馬行空的去亂寫一通;要么是統得過死,畏縮不前,使學生不能展開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力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對于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作文教學時,我們應當正確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系,在作文指導教學時,教師應該恰當啟發學生作文的愿景,提出明確要求,在教師指導下思考問題,審題立意,選擇素材,安排材料。
  對于作文的批改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熱情肯定學生的一絲一毫的進步,鼓勵學生去不斷努力。要具有針對性地重點批改,不必面面俱到。除此之外,還可采用優秀作文全班共同批改、互相批改、自己批改等方法,修改作文的能力就是作文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正是我們作文批改的指導方向。
  評價作文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經過習作,又經過老師或同學們的批改,對自己作文的亮點之處和不足之處有了感性的認識,教師再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對學生作文的評講,可以使學生把自己習作的經驗教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使同學們不在談“文”色變,增強同學們習作的興趣和熱情,有利于作文教學。
  五、積極引導欣賞學生優秀習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教室里開辟一塊“優秀作品展示欄”,把每次作文的優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積極參與去評價這篇文章的優秀之處,同時也讓學生去找一找文章中不足之處,力求從各個方面去得到啟示。這樣,既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爭做對社會有用之人,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訓練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養成把寫作作為是一種樂趣,一種愛好。這樣,作文難不但會遠離我們,而且我們也會有更多的機會來欣賞學生的妙筆生花的習作,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習作成功帶來的樂趣,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當然,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堅持不懈地奮斗,因循善導的引導;只要教師做作文教學中的有心人,堅持耐心不斷的探索,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習作興趣,作文教學一定能有一個全新的面貌。同時,作文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不可能有點石成金,一蹴而就的寫作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我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素質尚不成熟,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都處于較低階段的特點,切合實際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有效結合課內外習作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定能有效地實施小學作文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葛洪濤.淺析新課改下小學作文有效教學[J].才智,2013(22).
 ?。ň庉嫞糊堎t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9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