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小學班主任德育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小學班主任關注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狀如何呢?帶著這一想法,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多年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際出發,探索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德育
  一、高度重視德育教育,使學生行為規范化
  如今的社會對禮儀十分重視,尤其是經過了長期發展變遷,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傳揚和發展,無論是個人的言論還是行為都能夠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為日后的人才選拔奠定基礎。每個家長都很愛孩子,尤其是一些家庭老人對于孩子更是溺愛,導致一些孩子自小就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在家庭教育中,若家長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則孩子在態度和道德素養上有明顯的欠缺。然而在學校里,教師為了彌補這一不足, 將德育教育有效融入管理工作中,使學生逐漸養成以傳統美德為中心,以建設社會文明為宗旨的良好習慣, 爭取為以后的文明建設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班主任更應該意識到德育教育融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更要在無形中表明德育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這樣可以及時改正學生錯誤的行為,使其逐漸變得規范化,爭取取得顯著的教育效果。例如: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一些日常的基本禮儀,可以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之后當學生看完視頻要求學生寫出感想及日后如何做,通過書寫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理解禮儀知識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無論對于學校生活還是家庭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筆者還在業余時間舉辦了一次學禮儀的活動,以向父母學習禮儀為主,在這個活動中需要每個學生父母共同參與,要求家長和學生共同參演一個禮儀話劇,之后全體家長與學生共同討論,爭取將此次的活動意義擴展到最大,當活動結束以后,教師需要對整體進行相應的評價。
  二、有效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結合
  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度重視理論的講授而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如今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將德育教育有效融入,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絕對不能一味說教,而要使其付諸行動。例如:周末時,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外出活動,如去敬老院當志愿者,當進入敬老院之后,學生可以給老人講講故事,唱唱歌。另外,還可以為老人洗洗腳等,通過這些細節有效培養學生尊敬長輩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意識到做父母是多么不容易。 除此以外,還能組織學生到街上撿垃圾及扶老人過馬路的活動,因為通過這種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奉獻社會及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與此同時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只需要簡單伸一次手就能幫助別人解決苦難,同時使自己獲得一定的快樂。
  在實際生活中, 無論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能夠通過實踐將德育教育進行相應的體現, 而且實踐教學方式是各種各樣的。小學班主任絕對不能采用一味灌輸的方法,而是要將其應用于實踐,有效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素質,并且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種教學方式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創造良好的環境
  通過以往的實踐經驗可以看出,環境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并且會直接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營造良好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環境更加有利于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教師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并且能夠主動承擔班級中的一些公共事務,敢于為班級獻出一份力。
  四、創新教學內容,高度重視考核檢驗
  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考核工作。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學生德育考核, 如班會或者課間活動的時候都能和學生深入交流。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充分利用班級活動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對于學生的行為有著一定的要求,并且對于學生而言有著巨大的說服力。教師必須根據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制訂班級發展計劃。例如:設立一定的班級管理制度,其中包含出勤情況、衛生清潔、獎懲請假制度等, 教師在設計的時候盡量從如何打造良好班風角度出發,積極為學生創建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并且為每一個學生設定一個學習目標, 爭取在每段時間內都會有一定的進步。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會使學生的熱情有很大提高,同時使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有明顯提升。
  五、尊重學生行為,平等與信任同行
  在學校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不存在貴賤之分的。 合格的教師在對待學生上必須公平公正, 絕對不能以較高的姿態批判學生的行為或者發號施令。例如:學生上課遲到或者犯其他錯誤的時候,教師需要幫助其改掉錯誤,而不是一味指責,只有這樣才不會引起學生的厭煩,還會讓學生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一點。相反, 就會引起學生巨大的反感情緒。長此以往,師生之間的距離感會越來越大。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生活中都要對學生保持足夠的尊重, 給予一定的信任。 絕不可妄加揣測學生的心理, 或者是無視學生的行為,因為這些都是不尊重學生的重要體現。 但是實際上,在校園中教師如果想要學生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那么教師必須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他。因為學生在學校待的時間可能比在家還要長,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接觸最多的人,而且學生對于教師的信任往往是在日常生活的逐漸交流中積攢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給予學生足夠的尊嚴及鼓勵,那么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會越來越大。想要學生積極向上,教師必須采取信任這個有效的教學手段。另外,在給予學生信任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在校園中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尊重, 無論哪個層次學生都會給予教師同樣的回報。
  六、結論
  總之,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科技不斷發展,目前的小學教育已經不局限于僅僅給學生講授知識,而是在知識講授的同時有效滲透德育知識,因為在教育中育人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小學生正處于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斷滲透德育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日后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明征.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小學德育相結合[J].學周刊,2019-03-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0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