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班級作為學生的主要成長環境,對學生思想道德、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社會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注重德育滲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德育滲透策略展開討論,旨在通過行之有效的德育滲透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班級管理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91-02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對班級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負責人?,F代社會背景下,小學生每天都會接受各種復雜的信息,為德育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因此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滲透,要運用多樣化的德育滲透策略,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以身示范,潛移默化
小學生最初的學習就是通過模仿,尤其是更喜歡模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因此,我們班主任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言行,要注意自身的示范效應,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激勵學生。
首先,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如課堂上,班主任良好的精神風貌,規范的板書,幽默的教學語言和不動聲色的教學機智,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如現代化社會背景下,學生們常常對電子智能設備非常著迷,班主任可以適時地分享自己是如何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進行備課和學習的,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更加科學地運用電子信息技術。
其次,班主任要盡量公平、公正地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小學生的年齡雖然小,但是他們的心思是極為敏感和細膩的,他們能清楚地感受到我們班主任的贊賞、生氣、失望和信任。如果班主任對待優秀生是信任加鼓勵,對待學困生僅僅是失望加批評,而沒有鼓勵和幫助,那么就會加重學困生和班主任之間的隔閡,這樣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因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耐心教育,表揚為主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正期望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教師認為他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就一番事業,那么他就會不斷地傳達這種期望,學生則會不斷地接受教師的鼓勵,由此學生就會不斷地努力,朝著教師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確實,小學生一般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班主任應多多地鼓勵學生,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潛在的積極因素,讓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譬如對待班級中的問題學生,他們的問題行為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因而問題行為的矯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因此班主任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不斷地督促和鼓勵他們,不斷地幫助他們強化好的行為,讓他們慢慢屏蔽問題行為,進而幫助他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三、家校聯合,共同促進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力量,甚至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借助家長的力量,引導家長具備正確的教育理念,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現代化的微信和APP,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將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進度傳遞給家長,讓家長更多地了解自己子女的成長情況,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其子女的學習和成長中。小學階段的知識比較基礎和簡單,只要學生們的學習態度端正,他們就能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比較差,那么家長就要尋找原因,并采取針對性地措施,幫助其子女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其子女的學習效率。
其次,班主任要促使家長們認識到自身行為在學生健康成長中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子女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而且很多良好性格習慣方面的養成,都是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的。因此家長要與子女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當家長們認識到了自身行為在其子女成長中的重要性,家長們就會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就會幫助其子女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總而言之,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質。班主任要用愛心、耐心和恒心去幫助學生,促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班主任要學會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班級學生在班主任的積極引導下都能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 2016(12)
[2]王閱虹.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