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圖說德育應用于低年級班級活動的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圖說德育致力于引領學生閱讀圖畫、創作圖畫,引導孩子熱愛家庭、熱愛學校,及時疏導學生在低年級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以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圖說德育根植于課堂,可應用于班級活動、學科教學、常規沙龍等班主任涉及的方方面面,操作性強,學生興趣濃厚。圖說德育正是希望通過“畫”這一生動有趣的載體,配合以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親子活動,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在愉悅中感悟人生哲理。
  一、圖說德育活動依托
  班級活動離不開載體,以可視性圖畫作為班級活動的教材,便需要有契合本班文化、適應本班個性的圖畫素材,而最有效的方式莫過于由孩子、家長及老師去編寫。因此,筆者設定了“班主任那些事兒”“班級那件事兒”“家里那回事兒”“孩子那點事兒”四個系列的畫冊,在進行匯編的過程中滲透德育觀念,在使用的過程中強化德育效果。
  1.“班主任那些事兒”:在班級開展“我最喜愛的老師”調查,并搜集優秀教師的教育案例繪編成漫畫形式,在“幸福前行工作室”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連載,從而把優秀的低年級班級管理策略輻射出去。此匯編畫冊不僅可用于課堂滲透尊師愛師的品質,更能在教師同行中起到廣泛的推廣作用。
  2.“班級那件事兒”:在班級開展“班級那件事兒”故事會,通過講述、討論班級里的故事,總結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班級集體創作,通過漫畫的形式展示班級中的閃光點,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低年級的班級凝聚力,也更讓學生容易接受,去改正成長過程中的缺點。
  3.“家里那回事兒”:班級發動家長以“家里那回事兒”為主題進行家庭故事創編大賽,通過親子共同作畫增強親子間的溝通,溝通的主題圍繞家庭生活展開,在家里發生的小趣事中找到蘊含其中的家校共育的一條有效途徑。親子創編后將在班級開展一系列的班級活動,例如“家里那回事兒”故事會、“我最欣賞的家庭”評選活動等等,把家庭優秀的故事、風氣、品質帶到班級當中去,也能提升學生之間的了解。
  4.“孩子那點事兒”:以孩子之間的友誼、好人好事等等,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及班級特色,進行“孩子那點事兒”班級故事會展演,通過“說畫”的環節導入,通過“作畫”的環節達到小組合作交流,通過“論畫”的環節進行班級討論,通過“展畫”的環節達到班級共情,以達到班級活動的目標,通過這種環節更高效地完成班級常規管理。
  二、圖說德育活動形式
  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每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與建設都不是在靜止的狀態中進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動的狀態下進行和完成的。筆者認為圖說德育的開展分為靜態展示與動態熏陶兩個部分,一統于班級活動這一多元的形式之下,可隨時隨地起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作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規避了傳統班級活動短時性的缺點,對學生個人的成長、班級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班集體的形成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1.靜態展示。班級文化就是班級所有成員在共同的班級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體系和價值追求。靜態文化建設得好,能時時刻刻起到“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而在每個系列的班級活動的背后,都能存留一大批學生作品,除了匯編成冊之外,更能把它應用于班級靜態文化建設之中,力求“讓教室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精心布置的教室,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但容易引起學生注意的往往是形式,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理解美的外觀中的文化內涵,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室布置的育人功能。教室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信息渠道,“班級文化”就是校園文化的縮影,高品味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
  2.動態熏陶。班級活動是建設良好班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內容。健康班風的形成,需要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而集體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促使集體目標的實現、集體紀律的增強、同學友誼的發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集體的形成、發展、鞏固。小學生喜歡參加各種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班級活動。集體觀念、集體的義務感、責任感、集體的榮譽感、為集體服務的能力,在班級活動中得到發展。在四個系列的匯編過程,其實也正是多元的班級活動開展的過程,例如“我的小學我的夢”繪畫展示、“我會說,我會畫”課前繪本故事沙龍等,通過班級活動增強著集體凝聚力,調動每個集體成員積極性,形成著健康積極的集體輿論和良好風氣。
  責任編輯 韋英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93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