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區訓練在體育課堂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核心區訓練旨在提升核心區力量,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維持身體的平衡,同時保持專項運用的穩定發揮。體育課堂中進行心核心區訓練,使學生保持身體平衡性,協調性與穩定性,增強運動者對自身軀體的控制,可知,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區訓練  體育課堂
  身體素質取決于身體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對身體的訓練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說身體的所有部位都離不開核心力量。核心區訓練重在核心區力量訓練,使核心區力量在運動中充分發揮作用,穩定身體重要發力部位,如脊柱和盆骨,從而提高自身的平衡力,同時對身體的控制力也可以得到加強,提升整體的運動協調能力,使能量輸出方向更加準確,效能更加到位①,在一定程度上較少運動損傷,在體育課上應用核心區訓練,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其一是預防運動損傷,其二是發展學生平衡力,其三是提升肢體的協調性等,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體育運動素質。
  一、核心區訓練重要的意義
  1.體育課中應用核心區訓練減少學生運動損傷
  運動前的準備對于學生預防運動性損傷具有重要的意義,核心區訓練并不是簡單的熱身運動,其是通過提高核心控制力量,以核心重要關鍵點出發,使人體發力順應人的生理發展特點,使力量傳遞更加到位,發揮最佳的運動效果,這樣使得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動作要領,提高運動標準度,同時也就有助于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②。
  2.體育課中應用核心區訓練發展學生的平衡力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保持力量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旦某一部位出現失衡情況,則會影響整體的平衡力和控制力。且不難發現,運動員的運動質量決定于其動作的穩定性和平衡性,而穩定性源自于核心部位,核心部位的肌群對核心區的穩定性,平衡性的保持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好比一個軍隊的指揮官,起到關鍵性的穩定軍心的作用。同時在具體的運動項目中,往往幫助運動員在完成關鍵的動作后提供至關重要的輔助性作用,以幫助運動員發揮最好的運動水平。如鉛球運動中,運動員需要在投擲瞬間,利用極強的爆發力,以使鉛球能夠被投擲更遠,同時在身體穩定力下,可以對爆發力發揮穩定性作用,使運動員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如跳高運動項目中,在離開地面的一瞬間,需要核心肌肉群維持自身在空中的平衡狀態,在助跑中爆發力量,舉腿,過桿,落地動作的協調性都需要核心力量對身體軀干良好地支配,以確保運動姿勢的準確性,而運動的準確性是發揮良好運動水平的基礎,從而提升運動員的運動水平。
  3.體育課中應用核心區訓練提升肢體的協調性
  有學者指出,核心區力量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對身體器官的感知能力,運動員在運動中,神經系統在本體感知的支配下,可對運動關節和肌肉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從核心區準確發力下,協調到四肢,從而達到控制身體協調性的目的。
  例如,在中長跑訓練中,運動員的核心部位處于上下起伏的狀態,核心力量訓練在學生起跑前,可對腿部起到支撐作用,使運動員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和速度。但是由于需要較長的緩沖時間,使得運動員腿部產生乏力感,核心區具有穩定性之后,腿蹬的動作相對就較為快速,從而提高肢體的協調性。在短跑中核心區力量可保持腿部肌肉群適度放松,使運動員在沖刺時可瞬間爆發出巨大力量。實現以最佳的肢體運動狀態參與體育競技,降低機體能量的消耗,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
  二、在體育課教學中融入核心區訓練
  1.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核心區訓練
  核心區力量訓練需要長時間訓練,一是肌肉群的力量需要一定量化的訓練,形成肌肉記憶,對某些動作能夠迅速發揮作用,二是在長時間的訓練中,使肢體始終處于運動習慣狀態,使運動時可以迅速進入狀態。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核心區訓練是最佳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倡導教師理論知識和動作演示相結合。核心區訓練,動作準確才能使其發揮最佳的效應,過去教育中,學生普遍只知道要這樣去做體育運動動作,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只是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對體育運動缺乏實質性的認知。這是缺乏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出現的怪現象,倡導教師在教學中,在動作演示的時候,將核心區訓練的概念,作用充分解釋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這樣做的意義所在,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鉆研的意識,對于體育特長而言,可以以此提升學生自己的訓練效益,使其發揮最佳的效果。
  如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單人力量練習,教師在演示的時候就可以和學生說明,此類練習適用于核心力量練習初始階段,在訓練時要注意體會核心肌群的用力,并使之有效地控制身體。在放慢動作時,引導學生自習體會,在自主練習時要掌握要點進行練習。這樣,就使得學生體育活動更加具有科學性與有效性。
  其次,監控學生核心區訓練效果,及時作出調整。學生學習動力的來源之一是感知到自己付出而得到收獲,這種收獲可以是榮譽成就,也可以是經驗教訓,作為提升自己體育能力的依據。教師監控學生訓練效果,一個方面是為自己教學調整做好依據,二是使學生的訓練成為一個持續并有作用的過程。
  例如,長短跑訓練時,在開展體育訓練之前,對學生進行持續性的核心力量初始訓練,主要包括訓練學生的俯臥撐能力,并進行腿臂交叉訓練、仰臥挺髖能力訓練等。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性訓練之后,和學生一起回顧進行核心區訓練前后的變化,在進行核心區訓練之后,運動中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有多提升,這在運動效果提升中可以直觀地體現出來。如有的學生發現自己在長短跑中,平衡力還不夠,則可以做出教學訓練計劃,以改進。
  2.制定針對性、具體化的體育教學方案
  核心區訓練的本質屬性,要求教師要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中,達到逐漸積累,持續性訓練的目的。由于學生個體化差異,啟示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或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因材施教。
  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制定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如開展多樣化的核心區訓練方法,使訓練豐富多彩。本身核心區訓練可以在草地,棉墊中進行,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素質選擇場地和運動時間進行自主訓練,提高靈活性。如最基礎的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單人力量練習,場地要求簡單,要領也教容易掌握;如運用單一器械進行的力量練習: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彈力繩、墊上、力量練習器械等,在動作過程中控制軀體始終保持正確的運動姿態,從而摒棄了傳統力量練習中借助外力來支撐軀體的弊端;如使用綜合器械進行的力量練習:諸如單、雙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種上肢持輕器械舉、推、拉,下蹲,軀干扭轉等多種形式的練習;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種形式的練習等。這樣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中給學生選擇,使學生根據自身的特征出發,開展趣味性教學,讓學生在興趣下,接受體育教學,并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課。此外,還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
  一方面,則針對學生某些特長加強訓練,以到達體育教學目標,發展學生體育能力,培養體育領域的專業型人才。
  如對于田徑特長生的訓練中,其力量訓練,主要是對核心肌肉群的運動協調性進行訓練,如此,運動員在運動時,調動神經系統對軀干部位的核心肌肉群進行調整,訓練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的感知力,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在田徑運動中有機地協調,從而在運動中更好地發揮。如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核心區訓練,針對性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特長能力。
  綜上,核心區訓練對學生體育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預防運動損傷,提升身體平衡力,提高協調性都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在體育課中,教師要積極將之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并使之幫助學生提升專業體育技能。
  【注釋】
 ?、?蘇繼革. 核心力量訓練在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 體育教學,2013,33(5):61-62.
 ?、?吳建鋒. 核心力量練習在體育準備活動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攀枝花學院學報,2014,31(4):113-115.
  (作者單位:廣東惠州市惠東縣惠東高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5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