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人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Vol.001
我是誰不重要 請看到我的才藝與職業
棕色的皮膚、標志性的雀斑、齊劉海與雙丸子頭,加上一身時尚品牌和潮牌的創意混搭,活脫脫的一個時尚博主。Miquela Sousa在Instagram上有六十多萬粉絲,身份信息顯示,她19歲,巴西和西班牙混血,長期居住在洛杉磯。但是,她是一個虛擬網紅,一切都是假的,正如她看起來不那么真實的皮膚一樣。
之前,她發布了一首單曲《Not Mine》,很快就登上了排行榜。她聯名Prada推出過GIF貼紙,登上時尚雜志Vmagazine,與香奈兒合作過廣告片。她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希望自己被定義為一位藝術家或歌手,或者那些能夠描述我才藝的職業,而不希望人們過于強調‘我是誰’這種膚淺的東西?!?
Miquela Sousa至今沒有公布自己幕后的運營團隊是誰,但她儼然一個酷女孩,正在打破我們對“存在”的理解。一個虛擬的角色,如真人一般,擁有自己的好惡,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份工作,還在尋求大眾對自己的承認。
務實派的吃瓜群眾
@無臉男的零食君:初音未來不也是這樣嗎?開演唱會,做代言。我覺得她們很難搶奪我的生活,我就想做個平凡的上班族。偶像氣質永遠意味著不接地氣。
憂慮派的吃瓜群眾
@未來的未來的未來:當一個虛擬偶像有自己的觀點,它的“存在”是不是太真實了?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我們有自己的觀點,并在自己的價值觀下做事情嗎?
Vol.002
用渲染阿麗塔的技術 制造網紅少女
Imma有著一頭粉色的短發,喜歡在社交網站上發自己穿潮牌的照片,從照片里看她經常出沒在日本的時髦街頭,還經常和拉風的跑車合影。
事實上,Imma也是虛擬偶像,而且她從一開始就很清楚地告訴大家:“我是一個虛擬女孩,我喜歡日本文化和電影,我希望能通過fashion show吸引人類的目光。”
雖然她一開始就自報家門,說明了自己的虛擬身份,但她的皮膚過于完美,很難從她身上找出非人類的違和感。日本CG公司ModelingCafe創作Imma的關鍵在于虛實相生——所有照片都會先邀請真人模特在真實場景拍攝,然后再用CG技術換成Imma的樣子,最后做成有真人皮膚質感和頭發紋理的3D形象,制作過程有點像電影里阿麗塔的制作方式。相比Miquela擁有自我觀點的AI氣質,以及Shudu是攝影師Cameron的表達載體,Imma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做一個紅人,接代言、去時裝周,談各種商業合作。虛擬網紅們的出現,或許給現實里的網紅、明星帶去不小沖擊,在大家小心翼翼營造完美人設時,虛擬偶像坦坦蕩蕩地告訴大家:我的一切都是假的。
二次元愛好者
@明日香不香:嚶嚶嚶,不愧是二次元大國,11區人民制造的虛擬偶像都好美,美得不像假的啊。
有點懵的網友
@VAVA:雖然它們假得如此坦蕩,如此純粹,如此義正詞嚴,但它們的態度卻又如此真實,真是矛盾的存在啊。
Vol.003
虛擬網紅 黑人模特也應該擁有姓名
性別平等、種族平等是大眾呼吁多年的社會議題。奧斯卡獲獎電影《綠皮書》講述的就是種族歧視嚴重時期的美國,一個黑人音樂家和白人司機之間的友誼故事。
Shudu是一個黑人網紅,她也是虛擬形象。
因為她的膚色、質感過于逼真,剛開始并沒有人注意到她并不是真人,有人評論“上帝可真愿意在你身上下功夫”來稱贊她的美貌,也有攝影師,約她拍模特照。
直到和Fenty的口紅合作,Shudu才被廣泛關注,越來越多人在問——她是誰?
攝影師Cameron James-Wilson公開自己是Shudu的幕后運營者之后,也受到過質疑。有人認為他一個白人創造了虛擬黑人模特,會擠占真實黑人模特的生存空間。他認為,現在對美的定義變得更具包容性,在技術層面,也應該有所表現。
平權運動的支持者
@你好哇銀河:很難去看虛擬黑人偶像是不是擠占真實黑人模特生存空間的問題,當其他膚色的虛擬偶像都出現了,是不是也需要一個虛擬偶像來代表黑人發聲???
驚呆了然后路轉粉
@昊然之氣:我就想說,這個皮膚的質感,真的是好真實啊。黑人朋友既視感,而且是很美的那種黑人。五官超精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5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