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學習時代下的體育移動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微學習時代下,需要將傳統的教學思想進行更新,其中對于移動學習的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的限制,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因此,本文針對微學習時代下的體育移動學習做出了進一步研究,對移動學習的特征、體育移動學習的實現方式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微學習時代;體育移動;學習
因為移動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移動網絡時代發展下,傳統的課堂學習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將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轉變,讓學生進入到微學習時代。微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授課理念,學生可以更加自主以及便捷地學習知識和傳輸知識,有益于提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 移動學習的概念
所謂的移動學習,具體來說便是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和通信設備,獲取相關的教育信息,下載教育資源等取得教育服務的全新學習方式。
二、 移動學習的特征
?。ㄒ唬?移動性
移動學習的終端便是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等,因為電子設備的體積越來越小巧,可利用無線網絡連接互聯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很多的條件和方式。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意愿等對學習內容自由支配,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束縛,學習靈活性非常大。
?。ǘ?自主性
在當前應用的體育教育模式已經不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對運動技能的學習需求性越來越強。所以,對于移動學習的應用,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運動愛好、特征、學習進度等,對知識進行有針對性地挑選,有效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習慣以及運動特點等,對自己的學習鍛煉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
(三) 高效性
移動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再受到時間以及地點的約束,使得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更加自由,也提升了學習的興趣。其中,學生在學習時,不但可以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習,還可以利用網絡向其他同學和教師尋求幫助,進行交流,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 微學習時代下的體育移動學習的實現方式
(一) 利用短信息的移動學習
利用短信息的移動學習便是借助無線通信設備接受,或者應用短信息發送的形式進行移動學習,這也是移動學習當中非常簡單方便的一種模式。學生可以與其他學生、與教師、與教學服務器等進行短信息溝通。對于該項學習模式的應用,可實現問答學生,學生也可以查詢自己的成績,獲取比賽通知等,并學習一些體育技能理論知識。
?。ǘ?實施信息交互的移動學習
因為移動學習在多數情況下,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個體學習活動,在學生遇到困難的過程中,幫助其解決問題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非常關鍵的步驟。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中,教師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還能提出鍛煉要求,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并幫助學生解決疑惑。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但可以針對自己學習的內容交流學習體會,分享學習資料,還能在遇到學習困難時,相互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建立學習小組,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進步。
例如:在移動學習中,學生可以學習到提升動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利用外界阻力控制運動員的動作速度;減少外界自然條件的阻力;利用動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變化而獲得的后效作用發展動作速度;借助信號刺激提高動作速度;縮小完成練習的空間和時間界限。在完成學習之后,學生可以針對提升移動速度的方式進行分析,將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和同學們分享,并且共同討論分析,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三) 利用網絡學習資源的移動學習
對于短信息的移動學習方式,其傳輸的教學資源具有一定的間斷性。當前,因為移動學習終端設備技術的高速發展,對于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并實現了實施傳輸的目標。學生可借助移動學習終端,利用對互聯網的訪問,找到學習資源服務器,便可以進行搜索在線學習資源,之后便可瀏覽學習資料,如有需求還可以下載學習資源。由于網絡科技的發展,移動學習終端設備的存儲能力越來越強,創新了教學的形式,不但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使移動學習越來越健康。
例如:有很多初中學生非常喜歡打籃球,學生可以利用學習終端訪問互聯網,上面有很多優秀的籃球技巧教學視頻,學生在觀看的同時,還可以下載,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反復觀看,直到解決問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四、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已經對教學方式做出了全新的改變,融合了很多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其中,對于移動學習的應用,不但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還促進學生提升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偉波.微學習時代背景下大學體育教學方式的轉變[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84+86.
[2]郎賀,王立軍.微學習時代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方式轉變[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314-315.
[3]韓新英,李廣存.微學習時代下的大學體育移動學習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9):783-7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