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學習環境下商科專業頂崗實習改革實證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頂崗實習對于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商科頂崗實習課程存在的問題,實證了移動教學平臺對提高頂崗實習效果的可行性,并對頂崗實習移動教學平臺的完善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移動學習;頂崗實習;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9-0200-02
1 研究背景
頂崗實習作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部發布了《頂崗實習》課程標準,要求以課程理念來規范頂崗實習的教學和管理。頂崗實習作為學生從院校走向社會的一個節點,其教學效果的提高離不開校企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在當前的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構建一個工學結合的商科頂崗實習移動教學平臺,整合校企雙方資源,在合力培養好人才的同時,也為企業的業務和研發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在信息時代移動學習的環境下,移動學習平臺的建立為校企合作管理好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提供了可能,打造一個校企生三方共同受益的網絡學習平臺,能夠有效地幫助畢業生盡快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提高職業認可度和職業忠誠度。
2 商科頂崗實習課程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指導的專業,基本為商科的外經貿類專業,外經貿類企業一般在城市的CBD核心區,通常的辦公面積不大,一家企業一次性接收很多的實習生很難操作,商科專業畢業生實習一個人一家公司的很常見。傳統的頂崗實習課程,由于實習生的位置通常很分散,院校老師很難很到位地作現場指導,企業對實習生的管理重視程度不一,有些企業沒有為實習生安排指導師傅,或者師傅的指導水平不一,學院的指導教師和企業的指導教師也缺少溝通。雖然多數院校對頂崗實習課程都設置了雙元評價,即院校和企業共同評價,但限于雙導師的互相隔膜等現實情況,部分院校的部分學生在實習階段處于“脫管”甚至“失控”的狀態,一方面校企的雙導師未必掌握畢業生的確切的實習狀態,也未必能對畢業生的實習狀況給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另一方面,這種散養的實習狀態也很難保證頂崗實習課程的教學效果。
3 研究方案
課題組利用已購買的電腦版清華在線網絡教學平臺和配套的移動APP版的優慕課軟件,參考國家《頂崗實習教學標準》,以課程理念規范了頂崗實習課程,建設了商科頂崗實習課程移動教學平臺,并對課題組對所指導的近百人的畢業生進行了調研反饋和分析。
(1)模塊和資源的構建。平臺設置有學生筆記、在線問卷或測試、作業批閱(可用于上傳頂崗審批表或實習三方協議等)、資源共享、答疑討論區、課程通知(可用于更新招聘信息)等模塊,平臺還可以實現學生分組、輔導老師互邀等功能。學習平臺資源的構建是基于實習生掌握自己的學習,基于建構主義的主動學習,學習資源的形態以實習生的提問和經指導老師整理后的歷屆畢業生的案例精選。(2)教學的組織和設計。課題組每位指導老師對所帶的實習生按照實習崗位劃分了不同的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根據實習崗位提出具體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和答疑。學習者不僅可以從老師和以往畢業生的案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還能夠同伴互學,提高溝通與協作能力。(3)教學評價。學習平臺能夠對實習生的登陸次數、在線時長、討論參與次數、作業等提供定量的分析,教師和學習同伴可以對學習者的平臺學習質量進行定性分析,每個月可安排評選最優小組和月度之星。
4 實施效果論證與分析
4.1 調研反饋情況
?。?)利用平臺學習的態度。在實習初期的調查中,對于利用移動學習平臺的意愿,超過67%的同學表示了愿意利用移動學習平臺開展頂崗實習課程的學習,有約20%的同學表示不確定,另有約13%的同學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利用移動學習平臺進行頂崗實習課程的學習,如表1所示。(2)與傳統線下課程相比,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效果。針對“頂崗實習移動學習平臺比傳統線下頂崗實習課程明顯提高了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問題,超過75%的同學給予了肯定的答案,21%的同學選擇了不確定,另有3.85%的同學表示了相反意見,如表2所示。(3)對崗位勝任的助力情況。81%認為頂崗實習移動學習平臺明顯幫助其適應了崗位,約13.23%的同學表示不確定,另有5.69%的同學不贊同,如表3所示。(4)具體提高能力的方面。通過頂崗實習移動學習平臺提高的分項能力,認可人數最多依次是自主學習與信息處理能力(84.62%)、愛崗敬業與責任心(84.62%)、實踐能力和行動力(80.77%)、解決問題的能力(78.85%)、創新思維(76.93%),如表4所示。(5)學習時間的分布情況。后臺統計和調研都顯示,能在公司完成線上課堂任務的同學的不到20%,大部分同學都是利用休息時間完成學習,如表5所示。(6)學習行為方面。認為小組同伴明顯地幫助自己提升了學習效果的占比超過75%,另有約10%不確定,約13%不認同,如表6所示。
4.2 調研情況分析
?。?)實習生特征分析。實習生大部分在進入公司前沒有操作過公司的真實業務,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在時間安排上畢業生已經不能穩坐在教室,無法按照相對固定的課表來學習,實習生進行線上學習的時間多為休息時間或零散時間,學習平臺的資源建設和任務完成應充分考慮畢業生的時間;指導老師在制定評價規則時要積極鼓勵為主,對提問和回復的同學多加肯定。(2)實習課程內容分析。移動學習平臺的資源有圖片、文字、多媒體(視頻和音頻),反饋的結果顯示實習生學習視頻和音頻的點數明顯低于圖片和文字;實習階段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階段,畢業生通常累積了不少問題,比較大學低年級,畢業生愿意也有能力成為學習的掌控者,也能夠提出比較有專業性的問題。(3)實習生學習行為分析。實習生進入外經貿公司實習,通常會比較忙碌,在學習平臺上的學習基本需要在工作后完成,盡管認可移動學習能夠幫助自己的職業發展,但也表示長期堅持有困難。同時,新時代的畢業生愿意在自己的群體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同學都好表現,指導教師可多鼓勵其成為某一類崗位疑難或問題的意見領袖,并在評價中給予加分等鼓勵。
5 結論與建議
移動頂崗實習教學平臺基本能夠實現提高頂崗實習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在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進行完善。
?。?)基于實習過程畢業生較忙碌,學習資源應以短小精悍為主,以便于碎片化的教和學。資源的建設以文本和圖片為主,文本也盡量以干貨提示要點即可,不宜冗長。(2)學習平臺的設計應按照建構主義理論,建立基于PBL學生問題的移動學習平臺。頂崗實習期的畢業生已經從理論過渡到實踐,在實踐中思考與提問,基于學生的問題來構建課程,以學生的提問或案例為線索進行拓展。一方面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保持學生的對學習內容的持續關注。(3)移動學習平臺應既支持電腦端口,也支持手機APP,同時最好能與即時通訊工具(微信以及QQ)等兼容,方便師生直接互動與溝通。學習平臺在模塊設置上應更多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設置更多學生可主動發起活動的欄目,放權更多的權限給學生,如學生除了可以利用“答疑與討論欄目”開展學習之外,也可以發起課程的通知或活動倡議,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筆記共享給自己的小組等。(4)教學活動組織建議采用小組協作、同伴助學的方式。小組結伴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熱情和對學習的堅持,按照崗位劃分小組,不僅使同組的提問更有質量,也能充分利用同伴助學,在學習好自己的崗位的同時,更好地參與進其他崗位小組的討論,對專業對應的整個崗位群和業務鏈有更完整的認識。(5)在學習評價方面建議開通企業指導師傅的在線端口,最好將培訓資源也向企業師傅開放,以調動企業方的積極性,便利校企導師更好地溝通,校企雙方更深入合作,更科學地評價實習生,更好地服務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冷雪艷,張承業.基于網絡教學綜合平臺的校外頂崗實習管理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21):92-94.
[2] 裔大陸,李朝林,洪瓊.新起點下高職院校學生企業實習協同管理平臺實踐與機制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9(6):90-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60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