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傾聽在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下,在教學改革背景下,面對體育教學改革效果不甚理想的現狀應結合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目標,重新定位教學理念,改善教學環境與教學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與學生展開深入地溝通,徹底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改革質的飛躍。為此,文章探究了學會傾聽在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關鍵詞:學會傾聽;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
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在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式,該教學模式具有互動性、實踐性等特點,基于構建學習共同體,設定共同的目標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團體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才能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但需要認識到的是,一個共同體中如果同時處于表達自我的狀態并不能保障彼此溝通的有效性,其需要表達與傾聽共存。由此,應科學培養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傾聽能力。
一、 學會傾聽在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應用中的問題與問題出現原因
教育改革背景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構建溝通型課堂,是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意在利用傾聽展開有效的溝通,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在共同體學習模式中仍然表現出表達能力差、傾聽能力差的情況,具體的表現為:在同學回答問題或表達觀點時,其他同學認為與自己無關,無所事事;同學與教師未講完話,其他學生突然打斷,爭先恐后的發表意見;教師講解中學生頻繁附和,真正回答問題時不知所云等。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在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傾聽問題十分突出,很多學生不具備傾聽能力,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一方面,受學生年齡因素的影響,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且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烈的特點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教師提出問題時,其更想要回答問題,而不是傾聽他人的表達,想要爭取更多表現的機會,讓教師關注自己;另一方面,受教學環境的影響,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不僅缺少與教師溝通的機會,也缺少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所以在行為活動以及語言表述上更多地從自我角度出發,過于渴望突出自我,這樣的教學環境缺少對學生傾聽意識的培養。
二、 在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
?。ㄒ唬?教學策略
一是,口令提示。利用具有約束性質的口令或手勢動作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感官,根據口令內容做出相應的配合,從而快速調整教學中的秩序,讓學生逐漸習慣傾聽。例如,在上課準備階段,教師通過“立正”“稍息”等口令調整隊列,意在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準備學習,也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二是,游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活動,鍛煉與傾聽能力相關的意志力、注意力、記憶力等方面的能力,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目標。例如,在短跑練習中,可以通過接力跑的方式,在每個接力環節增添游戲內容,如與接力伙伴完成計算題計算、做出指定動作等,加強與學習伙伴的溝通與交流,傾聽伙伴的表達、正確理解其內涵,從而在順利完成任務基礎上,實現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三是,結合傾聽與模仿。傾聽應作為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產生行為活動的基礎,認真傾聽教師的知識講解才能做出正確的配合,掌握知識與體育技能。因此,為了提升傾聽效果,講解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通過模仿與傾聽的配合判斷自身模仿的正確性,從而養成學生傾聽的習慣。四是,強化傾聽訓練。傾聽訓練主要有模仿、復述、概括、評價四種方式,模仿主要是通過傾聽教師的講解并模仿教師示范的動作掌握體育知識;復述主要是通過有效的傾聽,基于教師與同學的表達闡釋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概括是在傾聽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出體育技能學習的要點;評價主要是基于傾聽他人的表達對其表達內容進行評價,從而取長補短。
?。ǘ?教師指導策略
一是,情景創設。通過創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景,直觀地向學生講解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養成傾聽的習慣。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創造情景,小青蛙和小蝸牛進行立定跳遠比賽,小青蛙調整好呼吸、伸展雙臂縱身一躍;小蝸牛舒展身體、調整角度沉重的一躍,將獎杯送給了小青蛙,通過這個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想要更深入了解立定跳遠,從而耐心地傾聽教師講解立定跳遠技巧。二是,任務驅動。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制定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認真傾聽與觀察,對學習任務展開更深入的思考,從而掌握技術要領。例如,在仰臥起坐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認真傾聽教師的講解,掌握動作要領,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熟練完成仰臥起坐練習的任務。三是,榜樣引領。教師應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耐心傾聽學生的表達,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交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四是,有效評價與激勵。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一種方式,在完成教學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學生做出評價,學生只有耐心與認真傾聽評價,才能了解自身的優勢與不足,而小學階段,教師通過鼓勵與肯定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能夠耐心地聽完教師的評價與講話,久而久之也會養成傾聽的習慣。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是師生間相互溝通與相互傾聽的過程,當其處于統一的共同體中,需要通過傾聽了解彼此的表達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因此,學會傾聽是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師應認識到學會傾聽的重要性,并通過合理的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參考文獻:
[1]鄧麗萍.在體育課中幫助小學生學會傾聽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24(60):137.
[2]顧永明.以生為本激發興趣靈動課堂——小學體育實施興趣化教學之實踐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6,31(15):138-139.
[3]曾森泉.淺談學校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14):2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