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表演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表演形式多樣,趣味性和情景性強。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表演這一重要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師生以及同學相互間的關系,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表演;英語教學;作用
丹麥語言學家斯帕森說過:“教學外語的首要條件看來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就像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潛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學生只有浸泡在水中,才能感到自由自在。這樣他們才能夠像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這就要求教師要貫徹執行《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師的教才有意義,學生的學才有效果,而吸引學生融入課堂的法寶之一則是課堂表演。
課堂表演是把學習內容進行加工整理改編成小品或短劇,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表演趣味性和情景性強,形式多樣,有自我表演、小組表演、全體表演;也有情景表演、律動表演、配音表演、童話表演等。教師采用讓教學內容交際化、教學過程實際化的表演方式進行教學,充分利用了學生模仿力強,好表現的天性,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興趣愛好和求知欲,在英語教學中起了積極的作用。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是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讓學生在真槍實彈式的表演中習得英語,寓知識學習于實際運用中,通過興趣誘導,引導學生帶著傳遞和吸收信息的主動性積極參與,這樣會使學生感到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同時,為了演好角色,同學們會有目的有興致地去聽和模仿。一次表演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體驗,再加上表演一結束,教師便進行適時激勵性總體點評,既評價學生的語言知識運用情況,也評價學生的興趣、學習能力、合作精神,最后,根據綜合語言能力、表演能力、團隊精神選出最佳表演到兄弟班進行示范表演,這樣,學生成就感倍增,對英語學習會更感興趣,會更充滿自信心。
二、 鞏固內化所學語言材料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一開始遺忘最快,隨后趨于平緩。只有對于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鞏固,才能降低遺忘率。而單純使用總結歸納的方法,學生會覺得枯燥,提不起興趣,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利用表演來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對鞏固記憶具有一定的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愉快的情緒下思維比較活躍,感知比較敏銳,想象比較豐富,記憶比較牢固,所以表演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況且,學生都有強烈的表演欲,只要老師給他們搭建好舞臺,他們就會給人驚喜。為了能夠上臺表演,在臺下,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準備,反復地誦讀對話或課文,仔細品味字、詞、句,從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去推敲角色,挖掘角色的深刻內涵。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大腦已儲存的語言信息被激活,語言點、語法規則以及句型在反復朗讀、深刻思考中被內化和吸收。
表演緊扣教學內容,體現了語言目標的多次反復,再現了課文的情景,學生們在生動有趣的表演中通過感知語言,模仿動作以及自我創新,既將課文內容印入了腦海,又操練并鞏固了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 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學生在對語言不斷發現與探索的過程中產生的頓悟,是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日積月累自然形成的,語感是語言能力的核心,語言的感知能力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語言學習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習得過程,表演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驗以及語言水平出發,整個活動在自然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讓學生在語意完整的情景中學習語言,學生并不是孤立地學習詞句,而是在表演構成的完整語境中理解詞句而形成語感。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運用語言,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能及時、準確地做出反應,或喜或悲,或哭或笑;同時,學生結合表演的整體語境,達到對語言信息的整體理解。例如,Its an apple.這個句子,在“白雪公主”中,三個人物說此句時語氣大不相同,皇后在制造毒蘋果時陰險地說,白雪公主看見蘋果時高興地說,小矮人看見剩下的蘋果驚奇地說。這種語感的差異只有在表演中學生才能有深切體會和深層理解。
四、 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能力
英語課堂教學重在落實聽說讀寫的各項訓練,而課堂表演是為教學服務的。在形式多樣的課堂表演中,通過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個體思維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讓同學們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感受英語,并將聽到、看到和讀到的知識和內容進行思考、加工,通過這種自我創新的思維過程,語言從書本知識成為學生們得心應手的交際工具,再用自己的語言口頭表達出來,這樣的語言實踐,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課文,而且能使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得到全方位訓練;同時能開發學生們潛在的語言能力,拓寬學生的運用渠道,從而培養其表演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能力。
五、 增強師生、同學相互之間的關系,促進師生各自的發展
首先,由于在課堂表演中,學生大都以積極的態度、快樂的情感參與表演,沒有外在的壓力,也沒有老師的強迫,所以在教室里學生多了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想象和自由的發揮。教師從中指導,也可給同學們進行示范表演,這不僅為學生獨立表演提供了范本,而且讓學生們因老師精彩的表演而更加喜歡老師。表演使教師的教學由集權轉變為放權,在授權于學生的思想指導下,教師會努力改變自身的傳統形象,他們會更加尊重學生,幫助服務學生,教師的教育行為會體現出更多的平等意識和對學生的更多理解及人文關懷,因而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其次,如果是小組或集體的表演,而學生的表演才能是有差異的,這就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相互協調、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另外,表演這一新的教學形態能促進師生各自的發展。由于表演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師生只有不斷地鉆研才能實現表演的順利進行。
表演是學生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的好方法,它融品味文字、理解內容、積累語言、內化語言、運用語言、情景體驗等于一體,在英語教學中采用表演的形式,不僅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增添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而且為學生提供用英語交際的平臺,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各種形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總之,表演可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多方面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趙國忠,林安凡.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劉媧路,趙鴻瑜.英文戲劇表演與大學英語教學[J].科教文匯,2009(10).
作者簡介:
劉維真,江西省萍鄉市,江西萍鄉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