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中高年段“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十分的重要,而小學階段又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時期,因此必須得加強重視?;诖耍疚氖紫柔槍πW中高年段“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構建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段;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
一、 引言
閱讀素養是語文核心素養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點從新的部編教材中就能夠看出。并且新課改中也是明確要求需要幫助學生具備獨立的閱讀能力,教會他們靈活的應用各種閱讀方法,具備豐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語感。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 小學中高年段“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應用語言文字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通過其中的語言文字來認識世界和發展自身思維,所以閱讀教學的目標并不只是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考試技巧。就好比是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閱讀其實是學生個體的個性化行為”。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文本,在情感活動中和積極的思維中去不斷地加深自身體驗和理解,然后進行合理的提高,享受審美的樂趣。
而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學生學會自主閱讀課文,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還能夠有著個性化的理解是其最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重視這一過程的情感體驗,逐漸地提升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促使他們逐漸地形成語文核心素養。所以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那首先就得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還得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為重點來開展教學?;谶@種認識,在小學高年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就得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為最終的目的,然后以形成學生獨立閱讀一篇新課文所需的能力和方法為目標來進行教學方法、流程以及策略的設計,促使新閱讀教學模式的形成。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得嚴格地遵循循序漸進這一原則,引導學生通過初讀、再讀和精讀來進行獨立閱讀,最終實現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能力的目的。
三、 小學中高年段“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構建措施
在初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自由朗讀和默讀的形式去認識生字詞。首先就是可以找到本課的生字詞,然后聯系上下文去猜測這一生字詞的意思,又或者是利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去查閱和學習。等到初步了解這一文章大意的時候,教師再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問題,之后通過小組討論或者同桌討論的方式去嘗試著解決問題。而在讀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略讀、默讀以及自由讀等相關方式去理清文章的基本表達順序和思路,掌握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主人公的命運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等等,而在這過程中,則是需要教師以及同學之間溝通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心得。最后在精讀的過程中,則是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和默讀的方式去感悟課文中一些關鍵句段的含義以及它的作用,深入體會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優美的語言以及生動的形象的描寫,接著再帶著感情進行課文朗讀,和教師以及同學深入地交流自己的閱讀認識和感受,同時還需要將自己對該篇課文的獨特認識提出來。
在這一過程中,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師絕對不能沿用傳統一問一答的方式來牽引學生進行課文閱讀,這樣將極大地限制學生自主思維的發揮,并且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十分的不利。而是需要在“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地設置每一個環節的子目標,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閱讀建議,為他們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臺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個性化的閱讀。
例如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課文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學習目標
具體需要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意境和內容,感受作者送別好友的依戀之情。然后就是需要聯系上下文學習詩中生字、新詞。最后就是誦讀全詩,在誦讀的過程中進一步地進行情感體驗,領悟全詩大意。
2. 設計基本的教學流程
首先就是初讀,讓學生讀順詩句,并且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對于不理解的可以查閱字典和詞典,同時還可以提問等等。然后就是再讀。這一環節需要學生初步地掌握詩文的內容,然后充分地展開自己的想象,感受其中朋友間的真摯感情。最后就是精讀,這一環節需要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深入去體驗詩中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
3.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自主學習的落實
設計需要符合小學高年段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各方面需求,然后就是還得明確各個環節教學的目標,具體可以將整節課的目標分解到各個環節中,以此來使得每一個學習環節都有子目標,以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方法的調節。除此之外,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需要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建議,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圖書館等去查閱相應的資料。最后就是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讓學生自己總結,而教師則是應該積極地落實少說和少教,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不斷地推進,小學高年段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摸索,努力構建“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在每一個相對獨立的閱讀環節中,教師都應該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再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最后再進行總結提升。通過“三讀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不僅僅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實現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旭.如何在小學中高年段落實批注式閱讀教學[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9(2):188.
[2]李愛東.緊握“語言”這根弦,構建學習型語文課堂——中高年段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探討[J].讀寫算:教師版,2015,34(41):175-176.
[3]王源源.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現狀調查研究——以南京市某小學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9(13):397-398.
作者簡介:張淑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深橋中心埔上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