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向的數學學習活動設計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問題導向;數學學習活動;核心問題;學習單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3-0071-02
問題導向的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問題為學習起點,整個學習過程緊扣問題。問題導向的學習偏重于小組學習,團體內的成員應該彼此分享知識、分擔責任。問題導向的學習強調學習者通過小組對話的方式進行學習,以此促進學習者的內在認知結構發生改變。
蘇聯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曾說:“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备鶕南嚓P論述,數學活動主要是指思維活動,側重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荷蘭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說:“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通過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睂W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數學知識的習得與其自身的感性經驗密不可分。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問題導向的數學學習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數學學習活動應注重核心問題的設計。
課堂教學環節的構建和情境的創設必須注重核心問題的設計,應通過核心問題引領數學學習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通過核心問題精準定位學生認知體系的生長點,準確把握學生認知體系的切入點,適度調控學生認知體系的盲從點,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發生。那么,核心問題怎么產生呢?
把握學科教學本質。葉圣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他是希望教師把握住學科教學最本質的東西。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下《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在學生三年級就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根據教材意圖,提出“什么是分數?”這樣一個核心問題,并根據這個問題帶領學生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
抓住課堂生成性問題。課堂上的生成性問題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教師正確地利用它們將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一位教師教學蘇教版五下《圓的認識》,讓學生說說對直徑的感受。一個學生毫不猶豫地說:“我覺得直徑是圓中最長的線段?!睅缀跛械膶W生都點頭表示贊同,但也有特別較真的:“你覺得最長就一定最長嗎?”于是,教師讓學生就“直徑真的是圓中最長的線段嗎?”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結果,有學生從三角形三邊關系這個角度開展了研究,有學生用在正方形中畫一個最大圓的方法去研究,還有的學生……一個小小的問題,引發了學生各具特色的創想。
2.數學學習活動的目標和操作流程應明確。
活動目標具體可測。數學學習活動是支撐數學學科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載體,是教學目標落實到學生行為過程中的具體反映。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目標應該是清晰的、具體的、明確的,并具有可測性。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下《認識扇形》時,基于“什么是扇形”這個大問題,教師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每個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1)通過做扇形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通過找不同扇形的共同點揭示什么是扇形;(2)通過找鐘面上的扇形,進一步理解扇形是圓的一部分;(3)通過制作一個圓形抽獎轉盤,體會扇形的大小是由它的圓心角決定的。
活動提示簡單明了?;顒犹崾臼菍W生自主學習的抓手,設計學習活動時要有活動提示,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例如:教學《圓的認識》,在探究圓的特征時,教師提出“圓中還有一些什么秘密呢?”這一問題,并配上“聯系畫圓過程,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量一量”這樣的活動提示,使學生探究圓的半徑、直徑等特征的方法呈現出多樣性,提高了活動成效。
活動評價關注發展。在學習過程中,要關注他們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考查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同時,要重視學生的思維過程。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下《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師設計了“+怎么計算”的探究活動,學生呈現的方法有畫圖、轉化為整數或小數、通分等;接著引導學生評價這些算法,使他們找到了這些算法的共同點:只有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3.數學學習活動應注重運用學習單和問題串。
以學習單促進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問題導向的學習活動離不開學習單。例如:教學《認識扇形》時,教師設計了學習單,讓學生課前制作各種各樣的扇形,學生呈現的作品多種多樣——用圓片折的、在圓片中畫的、自己先畫一段弧再畫兩條半徑的……學習單促使學生積累了主動收集、加工信息和記錄、規劃自己的學習進程的活動經驗。
問題串設置應尊重個體差異。問題導向的學習由核心問題、主探究問題、關鍵問題組成一個主線問題,每個大問題下面包含幾個相關聯的小問題串。例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學生解決了“+怎么計算”這個主問題之后,可以設置一些小問題,如通分法與畫圖法有什么共同之處?這幾種算法有什么共同之處?等等??傊?,要以大問題引領教學全過程,在研究交流過程中還需要教師設計許多小問題串,引領學生深入理解知識。
總之,問題導向的數學活動設計應注重課堂上大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問題的研究,也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思考、不同層次的研究成果和不同的成果表達方式。
(作者單位:南京市瑯琊路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