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意情境活動設計?品味快樂數學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教學的歸宿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計算和考試,更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引導學生用數學思考的方法去觀察客觀世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文對數學課堂實踐中要注意的幾點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素養 創意 快樂
  學生離開學校以后,知識也許會遺忘,但是身上顯現出的品質、能力,體現出的才是教育真正的價值。我們數學教學的最終歸宿不僅僅是學生學會計算、學會考試,更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數學化”思維意識與“數學化”地觀察世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引導學生用數學思考的方法去觀察客觀世界,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世界是十分重要的。創意的情境活動設計,可以讓學生學得快樂,高效,有更多的收獲。
  一、重現生活原型,激活原有認知,激發數學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圖形與幾何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將生活原型引入到數學課堂,學生就會感受到數學的有趣,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數學的價值。
  我在教學高年級《平行與垂直》一課時,從火車軌道入手,引導學生回憶并思考火車軌道是什么樣子的?再選擇合適長度的紙條,搭出一段軌道,粘在白紙上。在學生拼搭出形狀不一的軌道中,不難發現,如果火車想一直開下去,火車的軌道需要是可以無限延伸的不交叉的兩條直線,其實也就是平行線的特點,互相平行,永不相交。而為了更加堅固和美觀,中間的多根枕木與鋼軌應該是垂直的。學生從生活的觀察中創造鐵軌,從操作體驗中感受到了平行和垂直的特點。
  從生活原型入手,學生可以快速激活原有認知,更加準確找到知識的起點,同時興趣盎然地進入到數學的研究與學習中。
  二、思維形成,通過合作自研,構建數學模型
  課堂中要努力為學生營造思維空間,關注學生思維的形成。眾所周知,思維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對于學生而言,自己觀察,思考就可以發現問題,但是問題如何解決卻是一個問題,是自己冥思苦想?還是父母或老師答案?顯然,這都不是最佳的學習和研究方案。研究表明,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交流中,思維最敏捷,最活躍。也就是說,如果能將學生的問題轉化為小組共同的話題,一定可以集思廣益,激活大家的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交流與思辨中,通過“存異、求同、求佳”的交流,學生的認知結構也得到充分的發展,互動中促使學生從“無序”思維到“有序”思維再到“科學”思維方式的發展。
  以《平行和垂直》一課為例,在自己拼搭軌道以后,我設計了小組交流的環節:比一比你們小組同學搭出的軌道,再試著拼一拼,想一想,說一說: 軌道中有哪些關于垂直和平行的小秘密呢?通過每個小組同學熱烈的討論,閃耀出智慧火花。學生發現:兩條鋼軌互相平行;枕木互相平行;枕木分別垂直于鋼軌,既堅固又節省材料,也就是平行線間垂直線段最短;每條枕木的長度都相等,也就是說平行線之間處處距離相等……小組交流中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在交流與碰撞中實現了知識的深化理解,同時也從生活中的軌道抽象成了平面的線,從而通過比較,演變,構建了數學模型。
  三、注重知識聯系,研究變與不變,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該在知識的學習與積累中,在生活的觀察體驗中,在思維的不斷深化中逐漸形成。數學知識就像一串串珍珠,有一條主線將前后知識串聯起來,并逐步拓展其深度和廣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幫助學生發現并構建知識的聯系,研究數學知識的變與不變,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掌握了數學知識,又提升了學生自覺學習和歸納整理的能力。
  在五年級的《平面圖形總復習》中,我通過大問題的創設:畫出我們學過的,面積是16個單位的平面圖形。試試看,你能畫出幾個?學生開拓思維,將學過的平面圖形的樣子,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圖形之間的對比等進行全面的思考。通過全班同學的深入交流,更是在圖形的變與不變中發現了圖形之間的聯系,很好的梳理了小學階段平面圖形的知識,訓練了思維和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
  《立體圖形總復習》中我向學生發出邀請函:小區想建一個長方體游泳池,想請同學們幫忙設計和規劃。如果想要建游泳池要考慮哪些因素?在學生進行充分考慮后,提供長寬高的數據,并啟發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考討論,建造游泳池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數學問題,能試著提一提嗎? 根據小組交流,學生提出各種有關立體圖形的問題,并合作進行解決。本環節以解決問題為載體,查缺補漏,以此作為學生知識體系的生長點并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重新建構和梳理。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幫助學生形成了空間觀念。
  四、共筑動態思維,提升思維想象,實現創意幾何
  數學有趣不僅僅源于教師對于課堂情境的創設,不僅僅源于小組同伴的融洽合作,而更應該是學生源自內心的對數學的喜愛。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營造開放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的思維力活起來,想象力活起來。
  例如:在學習了基本圖形后,讓學生利用這些圖形拼擺出喜歡的物品或圖形;創作七巧板,并拼擺出有趣美麗的圖案。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把一種圖形變成另一種圖形。還可以試著把長方形變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把長方形剪去一個角可以變成怎樣的圖形?學習了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后,可以讓學生為學校設計花壇,并計算出各個板塊的面積。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在“有形”的數學知識中,必定蘊含著“無形”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素養。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寫在教材里;數學素養和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體現在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的形成過程中。觀察,操作 ,聯想,實踐,重現生活原型,關注合作自研,構建數學模型,注重知識聯系,形成空間觀念,提升思維想象,實現創意幾何。只要我們多用心,恰當使用這些有效策略,一定可以打造出更加精致的,有益于學生成長的數學課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