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活動教學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學目標】
1.(地理實踐力)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和一定的讀圖(表)技巧,學會歸納總結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并能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2.(綜合思維)整理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和影響晝夜長短的因素。
3.(區域認知)認識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晝夜差異。
4.(人地協調觀)能夠體會晝夜長短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1.晝夜長短隨時間、緯度的變化規律。
2.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通過數據和圖像分析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由于筆者所在學校實行住宿制,讓學生自己搜集、整理資料,并進行處理,進而在課堂上展示交流,這種方法是不現實的。
2.數據處理和讀圖能力本身就是一項科學能力,并且一般的數據和圖像等材料易得,學生接觸起來也不陌生,很容易上手。
3.“晝夜長短的變化”內容對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數據和圖像的分析比較更貼近這個要求。
【教學過程】
一、晝夜長短隨時間的變化
師:(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6:00上早自習,18:30上晚自習。上早晚自習的時間沒有變,可是我們在9月份開學時,上早晚自習時還能看到太陽,而現在(10月16日)我們上早晚自習時,已經看不到太陽,這是為什么?
生:白晝在變短,黑夜在變長。
師:對,同學們說得很好,就是由于地球運動引起的晝夜長短的變化。接下來這節課我們一起通過數據分析,并結合日照圖來探究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活動1:將表格中3月21日北京、成都、悉尼缺失的數據補充完整。
學生活動2:分組完成北京、上海、成都、摩爾曼斯克、悉尼、基多的晝夜長短隨時間變化狀況。
分析結果:
北京:
3月21日—6月22日:晝長大于夜長,晝長變長,夜長變短。
6月22日晝長最長,夜長最短。
6月22日—9月23日:晝長大于夜長,晝長變短,夜長變長。
9月23日—12月22日:晝長小于夜長,晝長變短,夜長變長。
12月22日晝長最短,夜長最長。
12月22日—次年的3月21日:晝長小于夜長,晝長變長,夜長變短。
3月21日、9月23日:晝夜等長。
其他城市的分析(略)。
學生活動3:結合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圖和學生活動2的數據分析結果,填寫下列空白。
總結:
?、偬栔鄙潼c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傊栔鄙潼c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的晝長大于夜長。
②太陽直射點向北運動,北半球晝長漸長;夜長漸短。太陽直射點向南運動,南半球晝長漸長;夜長漸短??傊?,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運動,哪個半球的晝長變長,夜長變短。
?、鄢嗟廊陼円沟乳L。
學以致用:
?。?)從10月16日起到放寒假這段時間,承德的晝夜長短將如何變化?
?。?)當時間確定時,全球的晝夜長短狀況如何呢?
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
學生活動4:比較表格中北京、上海、成都、摩爾曼斯克、悉尼、基多六地的晝長和夜長。
3月21日—9月23日
晝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殖啥?gt;基多>悉尼
夜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殖啥?lt;基多<悉尼
9月23日—3月21日
晝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殖啥?lt;基多<悉尼
夜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3月21日、9月23日
晝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殖啥肌只唷窒つ?
夜長:摩爾曼斯克≈北京≈上?!殖啥肌只唷窒つ?
學以致用:
在自己生日那天,比較北京、上海、成都、摩爾曼斯克、悉尼、基多六地的晝長和夜長。
學生活動5:結合日照圖和學生活動4的結果,填寫下列空白。
總結:
?、偬栔鄙潼c在北半球,則越向北晝長越長,北極地區出現極晝;越向南夜長越長,南極地區出現極夜。
②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則越向南晝長越長,南極地區出現極晝;越向北夜長越長,北極地區出現極夜。
?、?月21日、9月23日全球晝夜等長。
學以致用:
?。?)比較10月16日承德和上海的晝夜長短。
?。?)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晝夜長短的變化嗎?
三、地形對晝夜長短的影響
學生活動6:思考基多為什么晝長總是大于夜長,填寫下列空白。(提示:查地圖,看基多所在地形。)
?、艿匦蔚貏輰θ粘鋈章涞挠绊懀荷焦?、盆地中,日出較理論時間晚,日落較理論時間早,則晝長較短。在海拔較高的山頂、高原之上,日出較理論時間早,日落較理論時間晚,則晝長較長。
學以致用:
?。?)承德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承德晝夜長短狀況如何?
?。?)春分日,小李坐飛機旅行,他從飛機的舷窗看到日出。請問小李看到日出的當地時間是( )
A.6:00 B.早于6:00
C.晚于6:00 D.無法確定
四、其他重要規律總結
學生活動7:比較上海、成都、悉尼的晝夜長短狀況,并結合日照圖,填寫下列空白。
?、偻惶?,同一半球同一緯度地區,晝長相等,夜長相等。
?、谕惶?,不同半球緯度相同地區,晝長等于夜長。
學生活動8:讀表分析2.21、3.21、4.21六個城市的日出日落地方時和晝長、夜長時間,來檢測下述結論是否正確。
?、廴粘龅胤綍r早于6:00,日落晚于18:00,晝長大于夜長;日出地方時晚于6:00,日落早于18:00,晝長小于夜長;日出地方時6:00,日落18:00,晝長等于夜長,為春秋分日。
想一想:
承德(41°N,117°E)的小明同學看到電視顯示的時間是6:00,這時恰好日出,小明就說,今天是春秋分日,晝夜等分。小明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答:小明的說法是錯誤的。首先應明確地方時和區時的區別。電視上的時間是區時,不是地方時。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數據分析,學生學會了基本的數據處理方法,并且掌握了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能夠利用規律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數據中還有很多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多做探究。
【板書設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