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可能為學生設置貼近生活、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等的優質情境。這樣,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融入生動的情境之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當學生感興趣,學生的熱情才會隨之高漲起來,才能學好數學。
   關鍵詞:情境  興趣  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73-01
   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計算能力、探究能力都有重要影響。但是要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應當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模式,著力給學生創造更加新穎、輕松的課堂氛圍,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情境創設,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在情境創設中,作為數學教師,要想方設法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喜歡數學,學會學習,這是我們數學教師一直不斷去思考,去研究的一個問題。
  1   創設生活實際情境
   數學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的活動,而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數學也因為人們現實生活的需要而不斷發展,尤其隨著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數學學科的知識內容也不斷增長,學科體系不斷豐富,形成了多個分支。因此,數學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現實生活的發展,并且人類在不斷利用數學解決現實問題的同時,也通過實踐不斷發展數學,數學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始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師應當要能夠建立起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尋找到共鳴,尋找到對數學的興趣所在。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圓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我問學生:“小朋友們,生活中,你們都在哪兒見到過圓呢?”學生回答(鐘面上有圓、車輪是圓的,紐扣是圓的……)在學生激動的心情中引入新知:“有人說,正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了圓,才有了許多美麗而神奇的東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吧”!走進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使簡單的生活情境成為學生與知識、學生與老師對話與交流的載體。
  2   創設游戲活動情境
   在創設生活情境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好動、好玩、愛游戲是處于8到12歲年齡段的小學生的普遍特征,也是小孩子的天性。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在情境創設的時候,同樣應該要認識到,小學生比較喜歡游戲,也比較善于從游戲中去尋找快樂,獲得特殊的體驗,因此,如果能夠將游戲和情境創設有機融合,創設帶有游戲色彩的情境,將能夠真正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學習特點。如:在教學三年級《可能性》這一知識時,和學生一起做一個摸球的游戲。一個紙盒里裝著標有數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個,其中2個白球和4個黃球,請你來閉著眼睛隨手摸一個球,可能摸到幾號球還是一定能摸到幾號球呢?可能摸到什么顏色還是一定能摸到什么顏色?以游戲情境為主線,讓學生體驗和理解“某一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認識預測的應用價值,初步掌握預測的基本方法。營造了一個人性化的課堂氛圍,老師帶領學生玩,不是為玩而玩,而是讓學生在玩中生疑,讓學生在玩中質疑,讓學生在玩中釋疑,獲取知識。
  3   創設動手操作情境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發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在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識,使他們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變枯燥被動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激趣樂學。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這一知識時,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現場用圓錐教具盛水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教具中,剛好三次盛滿,并且反復幾次進行驗證。從學生的親手操作,親身經歷中,得出圓錐的體積是其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導出計算公式,學生會很自然的將這一知識很自然的印在腦海中。通過這一實驗情境,讓學生在《科學》這一學科之外嘗試了做實驗的樂趣,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自覺地投入到學習和探索新知中去,與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公式,讓學生死記公式相比較,效果不言而喻。
  4   創設競賽激趣情境
   小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比賽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抓住小學生“好勝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的機會,創設競賽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學生活動中,較長時間保持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倍數》這一知識時,設置了一個找因數多的數的比賽。全班分成二組,每組說一個數,看哪個組說的數的因數個數多,哪組勝。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在幾個輪回后,學生發現,只要我說的數是他們找的數的倍數,就一定勝利,在學生發現這一規律的同時,抓住這一時機,引入新知“倍數”的學習,讓學生意猶未盡的情緒,繼續投入到找倍數的學習中去。通過這一情境,讓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培養了競爭心理,充分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并且有了新舊知識的巧妙過渡結合的效果。
   一個好的情境,能夠有效激起學生的未知欲。在我們的平常的教學中,應該多注重培訓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他們更積極、更輕松學習數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要善于從課堂情境創設的角度入手,積極探索和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的策略,不斷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使其能夠在樂中學習,樂中成長,這才是讓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的保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4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