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的創設現狀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好教師如同好導演,在課中創設有效的情境,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情境的創設卻存在諸多問題,如:脫離現實、無趣乏味和華麗過度等,這些情境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幫助,還會使學生覺得學習枯燥,浪費教學時間,同時降低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我們要創設有效課堂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課堂教學改革帶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對策
  
  0引言
  在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采用灌輸式方法進行教學,不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有些班級雖也能取得好成績,但都是靠題海戰術得來的,是以犧牲學生休息時間和身心健康為代價的,這與當今的課改理念背道而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學習,愛上數學,成為現今所倡導的課堂目標。
  1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現狀
  教學情境的創設目前已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許多一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進行情境創設探究。然而,一些看似熱鬧的情境,是否能真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呢?仔細觀察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諸多問題,課堂情境創設的現狀不容樂觀。
  1.1情境脫離現實
  在不少數學課堂中,有的教師隨意創設問題情境,創設的情境嚴重脫離實際,違背自然規律,跟生活邏輯不相符,多是教師主觀臆想而來的虛假情境,致使學生無法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識,降低課堂的有效性。比如,面對城市學生設立問題情境時,教師一味讓課堂更接地氣擁抱大自然,追求鄉土氣息較濃的田園耕種、牲畜飼養等數學問題,讓城市學生似懂非懂、哭笑不得。
  1.2情境無趣乏味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許多數學教師往往是盲目的,他們習慣性地套用前人創設的問題情境,直接拿來就用,毫無創新,或者一味的使用教材中重復出現的情境?!袄溴伋磁f飯”,長此以往,幾個老掉牙的問題情境換來換去反復用,這樣的課堂,學生何以能感興趣呢?學生的興趣源自于具體情境,教師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情境華麗過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這無疑是值得借鑒推崇的時代發展產物,但不少教師在課堂情境創設中過多注重形式的華麗,偏好多彩多樣的外表,忽略內容的實質,沒有讓形式為內容服務,導致信息量過大,場面過于花哨,學生的注意力被其他因素轉移,學習目標偏離,阻礙了數學課堂的發展。
  2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對策
  2.1聯系實際生活,創設真誠情境
  數學課堂期待著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真誠的情境”。所謂“真誠的情境”,是指在教學中創設的情境真實誠懇,沒有半點虛假。生活到處都有數學,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課堂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
  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在《厘米與米》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呈現這樣的生活問題情境:“校園里的教室到底有多高?”圍繞這個問題情境,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會得到許多方法:與1米相比,有幾個1米;與自己相比,是自己的幾倍;用米尺量、用直尺量、用步子進行測量……然后教師再組織學生討論,選擇可行的方案,進行實地測量,解決情境所提供的問題。此時,學生完全置身于一個真實生活的情境去解決數學課堂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明顯的、有效的,而這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正是知識建構的經歷。
  2.2借助游戲故事,創設有趣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兒童具有形象性強的心理特點,對游戲、故事等都很感興趣。將數學問題蘊藏于游戲和故事中,是讓學生樂學、愛學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需要,創設簡單可行的游戲活動,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故事情節,誘導學生置身于有趣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比如,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教師可提前準備標有價格的鋼筆、文具盒、玩具飛機、排球等物品,同時用紙張打印部分人民幣樣幣,讓學生模擬扮演營業員、顧客進行買賣交易,在游戲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知,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現實生活游戲創設課堂問題情境,學生的學習情緒空前高漲,參與探索的過程也尤為認真。
  2.3巧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元化情境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教學的發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多媒體以其獨有的優勢,把生活中的畫面、學生的經歷、游戲故事等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用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形象的動畫展示,激發學生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例如,在教學《體積的認識》一課中,為學生播放“烏鴉喝水”的形象短片,是用Flash制作的MTV,烏鴉把小石頭放到瓶子中,瓶中的水面逐漸升高,最后烏鴉喝到了水,配上兒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生動的展示了小石頭占據了瓶底的空間,迫使水向上占據上面的空間,為學生學習理解體積的概念做好鋪墊??赐陝赢嫼筇釂枺骸盀貘f為什么能喝到水?”進而使學生帶著問題進入體積的學習和探索活動中。
  2.4激發認知沖突,創設挑戰性情境
  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僵化思維,利用“認知沖突”為學生營造疑問,讓學生對周圍事物發出質疑的聲音。問題的產生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識結構產生的困惑。
  比如,教學《面積單位》時,在認識了“平方厘米”后,可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測量數學課本面、課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學生在測量中會發現測量標準太小、測量次數太多、測量結果不準確等問題,產生新舊知識間的矛盾,繼而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索,“創造”出新的面積單位“平方分米”,隨著測量對象面積的增大,學生頭腦中還會“衍生”出“平方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與新的學習任務間形成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3結束語
  綜上,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發展也在經歷著改革與發展。在課堂中科學合理地創設有效問題情境,選擇生活化、趣味性、多元化以及刺激性創設模式來捕捉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打破傳統的教學壁壘,實現因材施教、創新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進而可以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廖香秀.豐富問題情境創造精彩課堂——對小學數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踐探討[J].華夏教師,2017(6):45.
  [2]王國利.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3]張秀花.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56-58.
  [4]吳黎貞.淺議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誤區與策略[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6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