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傳統小學教學模式相對比較枯燥,幾乎難以吸引小學孩子的眼球,更別提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事實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便可以很好的化解這一尷尬局面。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策略
  前言: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手法也必須順應時代的步伐,要巧妙的運用各種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考,訓練他們的解題能力。因此緣故,如下詳細概述在小學數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具體策略。
  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具體策略
 ?。ㄒ唬┣稍O“懸念”情境,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巧設各類“懸念”情景,可以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思考。舉例而言,在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年、月、日”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這樣向學生提問:“假如每個月都讓你們在30號過一個生日,你們喜歡嗎?”一般學生都會回答“喜歡!”而后接著問:“雖然一年有12個月,但是你們只能過4次生日。知道是為什么嗎?”低下的學生就會紛紛發表議論,這時候教師再把年歷卡拿出來給學生們看,他們就會發現只有在4月、6月、9月以及11月的時候有30號,如此一來,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把其余的月份知識進行傳授。
 ?。ǘ┤诤仙钋榫常憻拰W生在生活中解決難題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上冊“圓心的位置與對稱軸”相關指示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用計算機先制作好兩幅“小猴子坐車”的動畫,其中一副車輪用方形做輪子,而另外一副用圓形做輪子,但是車軸不要做在圓心上。在上課的時候首先展示第一幅圖,問學生“小猴子在這輛車上感覺很不舒服,大家知道為什么嗎?”學生肯定會回答:“因為車輪是方形的,要是圓形才不會顛簸”。然后教師再展示第二幅車軸不在圓心上的圖,接著問學生:“這幅圖中小猴子的輪子是圓形的,為什么它感覺還是不舒服呢?”
  教師這個時候再把對應的圓心位置與對稱軸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就會理解要保證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必須要把車軸安裝在圓心處。整個過程的傳授不止極具趣味性,也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相關的一些難題。
  結語:事實上,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方法還有很多種,以上只是舉例分析而已。身為小學時期的數學啟蒙,教師應該敢于突破常規,用更具創新價值的思路去打造自身教學體系,進而提高學生綜合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創設有效性策略初探[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2):3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