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應做一位有心人,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習習慣,鼓勵他們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后,成為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另外,數學教師還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通過教學方案的優化、教學內容的補充、有效策略的實施,引導不同學生在特定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逐漸形成挑戰意識,最終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做了具體的研究,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有效創設;研究;思考
引言:小學生都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希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生活經驗不足,閱歷不甚豐富,所以遇到各種選擇、復雜難題時常常表現的十分迷茫,還有可能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探究熱情不足、思維過于局限等情況。數學教師身上既肩負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就有責任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后,鼓勵他們個性化學習,充分發揮主體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向成功,進而促進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一、實施有效提問策略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幫助他們理解抽象內容、復雜知識,再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的理解能力,提出問題,有效互動,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做詳細的介紹,從而活躍課堂氣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有了深刻印象,那么,再去落實各項人才培養計劃就會變得異常順利了。提問策略越有效,學生興趣越高漲,數學教育事業長遠規劃目標的實現指日可待[1]。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時,教師結合新課內容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解決問題,進而積極思考和探索,快速回答出問題的答案,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掌握數學教學內容。
二、學會利用新舊知識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老師要在學生的認識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并使他們豁然開朗。如在《巧測體積》這一課時,教師拿出一顆鐵螺絲,問如何測出它的體積,學生一臉疑惑,只知道可以測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這個不規則的東西如何測量。這時給學生播放一段錄像--《阿基米德稱皇冠》的故事。學生恍然大悟,紛紛舉手,可以測量。所以,情境創設不只是一堂課的簡單鋪墊,而應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
三、課堂設置趣味問題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在創建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思維以及探究問題的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進行問題探究分析,最終獲得相應的數學知識,和解題經驗[2]。如進行《種植問題》教學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搜集,并制作多媒體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多媒體動畫:由于光頭強砍伐樹木太多,所以森林面積不斷下降,樹木數量不斷減少,這樣一來,環境不斷惡化,熊大、熊兒,還有其他小動物都怨聲載道。光頭強因此醒悟,決定種植小樹苗,讓荒山變成綠洲。光頭強種植樹木,每個樹木之間的距離為10米,他這次準備了500棵小樹苗,此時所面積是多大呢?此時,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計算,如果以10棵為一排,那么又需要多大面積?教師通過學生所喜歡的動畫片進行問題情境創設,在問題提出的第一時間,就能夠引起學生注意,并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具體的動畫情節中,幫助“光頭強”完成計算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又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四、積極組織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創設實踐情境,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實踐,從而在問題的啟發下,促使學生積極地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學《年、月、日》這一節的內容后,教師要先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將一年中的月份、每月的天數、每周的天數等進行整理,在學生梳理清楚這些關系后,教師不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活動日歷。為了讓這個實踐活動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用一個木塊表示出月份、星期和天呢?還可以用什么來制作日歷呢?經過教師的啟發,學生都會積極地思考,并在實踐中探索問題的答案,從而使數學實踐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發生數學認知沖突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合理的教學場景,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觀念的教學模式,當學生在通道問題之后,就會在心里產生矛盾,從而進一步對實物產生疑問[3]。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從而得到滿意的結果,充分發揮出教師自身的重要作用。另外,依據小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必須深入的分析,對他們的知識范圍進行了解,一步一步產生共鳴,最終實現有效教學。如學生對《面積單位》進行學習時,教師需要通過1平方厘米的單位,對數學課本進行測量,在這個時候,學生就會產生疑問,這個標準單位比較小,就會激發學生對其思考和研究,并且對數學課本進行翻閱,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完美的結合,從而深入的研究,然后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保證學生能夠對平方分米和平法米單位合理的運用,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在對知識認識上的分歧,建立合理真實的情景,保證學生遇到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想辦法解決。
結束語
小學數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模式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學實踐基礎上的推陳出新,是綜合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哲學的大發展。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強烈渴望。而且在教學中引入情境模式,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有利于學生在平時生活過程中注意細節、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1]臧昊.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22-23.
[2]劉云生.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J].學周刊:A,2018(11)161-162.
[3]石建民.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7(03)44-46.
?。ㄙF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喇叭小學 563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