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科教學方法與理念的應用。尤其在此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有效創設問題情境,將其與教學方式有機結合,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诖?,本文主要針對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見解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34
小學數學教學環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會引發學生不斷地思考問題,產生對于數學問題的交流動機,并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環節高效解決問題,將教學目標深入到實踐中,從而呈現精彩課堂。這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的課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為筆者針對問題情境相關概念的闡述。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教學情境的相關概述
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指的是可以引導學生產生深度體驗、從而喚起學生記憶與聯想的具體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會深入思考、不斷分析,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有效教學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使得學生更具學習動力,并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其在學習中獲得激勵,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日后自覺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情境開展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搜集學生喜歡并樂于接受的身邊事物,將其作為教學素材,從而使情境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教師必須將問題情境轉移到某個學生樂于接受并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這樣方可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之更具學習欲望,從根本上達到情感與認知方面的雙贏這一目標。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當盡可能小而細致,同時也要體現一定的趣味性,并適當的增加難度,啟發學生的智慧,使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一致[1]。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
(一)有效性原則
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知識層次及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逐步達到問題情境創設的最終目標??偠灾?,在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必須要體現有效性,更能為學生所接受,這樣方能體現其應用價值。
?。ǘ┤の缎栽瓌t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總結學生感興趣的顏色,而后實施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情景設計的過程中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認知,還應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歸納,從而設計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ㄈ┧伎夹栽瓌t
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計,需要在問題情境中融入內涵,使之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數據及信息,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數學情境中不斷思考,產生認知上的沖突與矛盾,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進而提高認知,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還可在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不斷累積知識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問題時必須盡可能以啟迪學生思維為目標,從而提升學生智慧[2-3]。
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方案
?。ㄒ唬┦箚栴}情境的創設更加生活化
數學來自于生活,同時也作用于生活。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融入到問題情境創設環節,使問題情境的創設更具生活氣息,從而展現問題情境的生活化特色。
例如,在教學百分比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對物品含量以及成分作為百分比一直是學習的重要載體。在對成分研究之前,教師需要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而后要求小組內的學生均要由家長的陪同及協助下完成某物品成分含量的調查工作,再將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匯報。學生在充分調查的過程中必然會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在生活調查過程中明確數學課程與生活兩者間的緊密聯系意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將直接影響著其自身的生活質量[4]。小組成員在物品成分調查時可將化妝品、果汁以及藥品等相關成分的含量與百分比數提供給教師,在闡述相關數據時可以加強學生對于調查內容的理解,從而體會到百分數這部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范圍,還能增強學生的知識積累,間接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再如,在教學圓柱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認真、細致的觀察,在觀察過后列舉身邊與圓柱體相關的物品,強化學生對于圓柱體知識的認知與思考,并了解圓柱體的概念,吸收并汲取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意識,將所學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大大提高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
以上實踐活動將會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發現數學知識的奇妙,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問題分析及解決的環節,投入其全部的精力,提高問題的解決效率,還能強化對于相關數學原理的認知及掌握。
?。ǘ┦箚栴}情境創設更具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個性大多活潑好動,在面對枯燥的數學知識時,大多數學生很難提高學習興趣,也無法發現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及實用性。這就要求數學教師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選擇應用極具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使學生樂于并積極參與數學情景創設活動中,在玩樂中汲取有價值的數學精髓與營養,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5-6]。
例如,在教學分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游戲的方式,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加強對于分數這部分知識的認知,還能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分數的概念及內容。要求教師提前準備相關的物品,而后在班級內選擇兩位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拿到一個物品,在此之后,教師需要提出相關的問題“這個物品如果想平分給五位同學,那么應該怎么分?”學生在拿到物品后將會集中其全部注意力,針對性地分析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在分析的過程中會深入思考。此時,這兩位學生可以向其他同學求助,探討最終的劃分辦法,將其作為分數知識的引入方式,必然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自然而然地將分數引入到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被一定程度的激發,產生求知欲,進而表現出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將會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ㄈ嵤┻^程評價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環節,要求數學教師引入豐富的教育理論,如觀察法、案例訪談法以及文獻法等等。以上分析方式都可以使問題情境的創設更加科學、有效。在日后的教學環節教師也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創設針對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問題情境的設置效果,但是,在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意識到問題情境的設置效果很難轉移到試卷層面,學生的成績無法有效提高[7]。所以,教師必須進行評價設計,對問題情境的運用情況實施評價,客觀、理性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明確學生參與問題情境的主動性,再掌握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熟練度,將以上幾點因素都充分體現在過程評價中,結合評價的最終結果,從而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方案進行改良、優化,使之被學生所接受。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環節,教師必須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使之更具數學思維,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分析及觀察,從而解決現實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也為學生的成長及發展打下良好鋪墊。
參考文獻:
[1]付光會.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數學問題情境[J].讀書文摘,2017(1):100.
[2]劉其旺.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11):96.
[3]蔣淑玉.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8(8):108.
[4]李懷紅.和學生一起“觸摸”數學——小學數學建模的點滴思考[J].新課程(上旬),2015(7):42.
[5]何輝博.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6(19):87.
[6]滕家娟.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6(10):334.
[7]馮潤莉.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J].學周刊(中旬),2014(6):10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曾早紅(1981.6— ),女,漢族,福建龍巖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概念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