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角色定位的深層追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班主任曾被稱為“孩子王”,凸顯了班主任的“主宰”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成為主流共識,班主任也需要重新矯正自己的角色定位。班級管理領導者、管理制度執行官、互動合作好伙伴、就困救濟知心人,這是對班主任角色的全新定位,體現新課改基本精神。
[關鍵詞]班主任;角色定位;深層追問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8-0090-02
班主任是學校管理的最基層干部,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最為直接的影響,準確為班主任角色定位,應該是亟待澄清的問題。傳統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家長”是“主宰”,所有班級管理工作都是圍繞班主任布設的,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被稱為“中軸式管理”。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班級管理呈現全新面貌,對班主任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勢在必行。班主任應該是班級管理領導者、管理制度執行官、互動合作好伙伴、就困救濟知心人,明確班主任身份定位,對全面提升班級管理有效性至關重要。
一、班級管理領導者
班主任全面負責班級管理工作,這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責任。在展開班級管理時,班主任需要時時用心、處處留意,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落實。事無大小,班主任都要親力親為,體現班主任管理領導者的責任意識。班主任是班級管理靈魂和核心,這一點被不斷強化??梢姲嘀魅喂芾眍I導者的地位有多么穩固,不管是什么時代,這種觀點都有更多共識。
傳統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絕對權威,學生需要無條件服從,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種管理意識極為盛行。新課改大背景下,班主任依然屬于管理領導者,但對其職權范圍有明確界定,學生是學習主體,也是管理主體,班主任不能要求學生無條件服從調動,班主任既是領導者,更是服務者,為學生提供更多服務,應該成為自覺行動。班主任需要對班級管理工作負責,更要注意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民主管理作用,尊重學生管理意見。在領導過程中多注入服務意識,這已經成為現代班主任嶄新角色內涵。
班級管理包括眾多內容,班主任需要跟進設計、調度和評價,這是其領導者角色的具體體現。要求班主任建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這是對傳統班主任認知的重要挑戰。作為班主任,需要盡快改變固化思維,接受新課程改革精神,逐漸進入新角色,并全面落實角色責任,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成長動力。
二、管理制度執行官
班級管理制度落實時,班主任是第一責任人,自然要對制度落實負責。學生是管理主體和學習主體,在具體執行管理制度時,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反饋到班主任這里,班主任就是當然的制度執行官,負責對學生執行制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裁定,為學生矯正行為給出更多提醒。班主任在制度執行過程中,也不能像傳統管理中那樣,搞“一言堂”,而是要建立以生為本的管理意識,對學生人格給予極大的尊重,公正、公平處理學生糾紛,體現制度執行官的責任意識。
班級管理每天都需要面對許多問題和困擾,班主任自然要直面這些制度執行方面的難題,特別是學生之間的糾紛不斷,也給班主任提出更多應對和挑戰。班主任不能簡單粗暴處理學生糾紛問題,如何拿捏掌控制度執行,自然成為班主任需要直面的問題。如兩個學生發生了糾紛,雙方家長都被驚動了。班主任面對雙方對峙局面,展現了理性和智慧。首先,班主任讓學生將各自理由進行客觀陳述,進行責任劃分。然后,班主任對家長進行說服教育,讓家長采取正確教育方法來對待孩子糾紛問題。最后,班主任對學生展開疏導性教育,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問題,并做深刻檢討。在班主任主持下,這場糾紛順利平息,學生和家長都從中吸取了教訓。
從班主任執行制度情況能夠看出,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和家長,促使矛盾和糾紛順利解決,當事學生和家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觸動。這說明班主任教師制度執行官身份展現非常到位,獲得各方的認可。班主任是制度執行官,也需要發揮調解員的作用,如果只看制度不考慮其他制約因素,也不能順利解決問題。
三、互動合作好伙伴
班主任在班級互動活動中與學生打成一片,有效拉近師生距離,這是最為重要的管理意識。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有特殊地位,雖然新課改要求班主任要實現身份轉型,但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班主任自身要有主動改變意識,與學生展開多種形式互動合作,讓學生逐漸消除對班主任的恐懼心理,這是全面班級管理順利推進的基本條件。班級活動眾多,班主任自覺走近學生,與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學生自覺敞開心扉,班主任身份自然轉換為學生合作學習互動的“好伙伴”,其管理和教育才會落地有聲。
班級互動機會眾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操作中,需要發動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主題班會、衛生大掃除、公益宣傳、征文活動、讀書活動、游戲競賽、故事會、信息搜集、社會調查等,都屬于班級管理活動形式,班主任在發動學生展開相關活動時,與學生展開多重形式的互動。如游戲競賽活動,班主任加入學生群體之中,以小組成員身份進入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不少鼓舞。拔河比賽,班主任和學生一起活動,學生參與熱情極高,比賽氣氛濃烈。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商量對策,制定戰術,勝利了,與學生一起慶祝,失敗了,班主任給學生打氣。因為班主任的介入,學生比賽氣氛濃重起來。如讀書活動,班主任和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談讀書體會,班主任的提醒促進學生形成更多感知體驗。
班主任和學生一起活動,給學生帶來更多促進動力。師生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尊重,課堂和諧,氣氛良好,班級風氣得以強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得到提升。學生凝聚力、向心力明確加強,為班級管理注入豐富動力。班主任用心與學生交流,自然能夠贏得學生的信賴,班級管理形成了合力,班級面貌煥然一新。
四、就困救濟知心人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核心,也是學生的知心人。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薄弱,遇到難題是正常現象,如果班主任能夠給予強力支撐,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難關、克服困難,一定能夠給學生心理形成沖擊,其教育作用也會十分突出。
學生之間會出現一些矛盾糾紛,甚至會爆發激烈沖突,弱勢群體會遭遇困難,班主任快速做出反應,將危機消滅在萌芽之中,自然能夠讓弱勢群體學生獲得心理安慰。很多學生也會與其他班級學生形成矛盾,有時甚至遭遇校園欺凌,班主任及時伸出援手,給學生以更多支持,幫助學生討回公道,不僅能夠給受損害的學生以安慰,也可以給整個班級學生帶來心理觸動,學生們對班主任的敬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學生家庭也會遭遇變故,這對學生造成的心理打擊會非常強烈,學生無助感難以言表,班主任及時給出精神慰藉,也可以讓學生將班主任視作親人。學生出現心理障礙是最為常見的事情,班主任及時發現,快速介入,也能夠讓學生敞開心扉。如果學生能夠將心里話都說給班主任聽,自然將班主任視作知心人,班主任給出針對性引導,讓學生順利走出心里陰霾,也可以給學生以重生的感覺。班主任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給出及時幫助,這是贏得學生信賴的絕好機會。只要班主任有一顆愛心,自然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支持和幫助,讓學生擺脫困擾。
班主任在學生遭遇困難時給出積極幫助,勢必能夠贏得班級管理先機,與學生形成統一戰線,成為學生的戰友和知心人,班級管理自然進入佳境,學生心理成長也會進入較高層次之中。
班主任角色定位的全新界定,賦予班主任嶄新管理責任。班主任雖然失去往日的權威,但管理更貼近人性化,凸顯了生本意識,這無疑是一種嶄新認識。班主任成為學生的合作者、知心人,這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唯有全面落實班主任身份責任,才能營造全新班級管理氛圍,贏得班級管理主動權。
?。ㄘ熅?韋淑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