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論聽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師在聽課后應對自己的聽課內容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這樣可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而現如今,許多教師在聽課后卻沒有反思的興趣和習慣,就是反思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不得要領,聽課者重點反思的是他人,很少主動結合自我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這主要是因為聽課反思中教師未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
  關鍵詞:聽課 教師角色 定位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33-01
  1.聽課反思要做參與者
  【誤區】教師聽課前往往沒有了解聽課的具體內容,聽課過程中還常常無視學生的課堂活動,更不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常常把自己定位為課堂教學的旁觀者,這樣聽課就不能了解授課教師的意圖,無法獲取學生全面的、真實的課堂表現,就不一定能聽出教師是否抓住了教學重點、講清了教學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等。
  【定位】聽課者應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應當做到有“備”而聽,而且從思想上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盡可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取第一手材料,從而為自己成長進步奠定基礎。作為參與者,教師聽課要做到以下幾點:
 ?。?)努力做好課前準備。有條件的情況下,事先問問授課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前預習教材,看看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并去了解、研讀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理念、教學理論;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自己上這一節課,會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甚至可以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和認知水平等,從而增加聽課的針對性及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課堂上做到認真聽講。聽課者在課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仔細看。要看教師的教,仔細捕捉授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對教材的鉆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要看學生的學,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生參與的情緒是否高漲、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的習慣、本節課是否具有良好的實際教學效果等等。還要在教學過程記錄講課中,符合教學規律、有創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記錄對一些問題的思考或自己的見解,便于聽課者以后進行教學反思。
  2.聽課反思要做指導者
  【誤區】聽課后,學校也經常組織聽課教師進行評課,但不少教師評課較隨意,評起來能頭頭是道,卻沒有深入關鍵與實質內容,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現在流行什么新的教育理論就用時髦的話題和理論去套,并沒有給予會者與執教者多少收益。評課時,不少教師只談優點、亮點,不談實質問題,常常不痛不癢地說上兩三句冠冕堂皇的空話套話,“幾個優點”加“幾條建議”,實際上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很少涉及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即使是偶爾涉及問題,也是轉彎抹角、輕描淡寫、言不由衷。
  【定位】聽課后,聽課教師應該與授課教師認真的進行交流切磋,對授課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以達到互助互學的目的。實際上坦誠地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既有助于授課教師的成長,也會讓聽課教師在與授課教師思維的碰撞中有新的觸動與感受,有新的理解與體會。作為指導者,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端正指導態度。要持以虛心、誠懇的態度,盡可能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最好先聽授課教師講自己的授課體會,然后再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存疑問題。態度上與人為善,將心比心,程序上先從傾聽入手,先理解再表達。
 ?。?)確定評價內容。評課不是對授課情況的好壞進行定性評價的句號,而是帶著探詢的問號。要圍繞教師是否善于引導、是否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是否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是否留有靜思的空間時間和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參與面有多大、是否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質疑、是否提出有價值問題等方面入手,對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實中肯的分析和評價,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一些現象做出正確的解釋;并針對這節課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指導性意見、要求及改進措施等。
  3.聽課反思要做研究者
  【誤區】白璧無瑕之玉總是少見,實踐中的每一節課絕非是盡善盡美。每次聽過課后,總有人會說,這節課哪兒不怎么樣,哪兒還沒有誰講得好。假如教師聽課后,只抱著這樣一種挑刺的態度去聽課,那就很難有所長進了。
  【定位】針對他人課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持什么態度呢?是發出“他這一點還不如我”的感慨,還是做出這一點究竟該怎樣處理才會完美的反思呢?答案不言而喻。作為研究者,聽課反思要做到以下幾點:
 ?。?)代位研究。聽課者要努力把握、透析教師授課的優點和缺點,分析授課教師與學生互動中的問題;且將自己置身于上課教師的教學情境中去思考,設想如果自己來上這堂課,那么會怎么進行教學呢?授課教師為什么要這樣處理教材,換個角度行不行?新課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體現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并內化為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為?把聽評他人的課轉化為對自己教學的觀照,加深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
 ?。?)總結規律。我們要帶有實驗、探究的目的,以積極參與的態度,對教學中變革、探索的成分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反思改進方法。而且能夠把自己的教學記憶與理解融入聽評課之中,認真地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這節課的特點和閃光處,總結出一些有規律性的認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在前人失敗的肩膀上去獲取成功。
  因此,聽課后我們進行課后反思時,只有擺正自己的角色,對聽課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反思,我們才能借其長處為我所用,見其短處以之為鑒,取得教學上的進步與成功。
  參考文獻
  [1]趙立新.提高教師群體教學水平的捷徑——聽課評課[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9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