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閱讀教學策略淺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的范圍,更要關注學生閱讀的深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真閱讀,讓學生領略文本的精彩;要采取可視化策略,構建學生靈動的閱讀空間;重體驗,深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閱讀教學;可視化;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6-0023-02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汲取豐富的營養,激發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各項素質的全面提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閱讀教學,不僅要把精力放在課堂上,而且也要重視課外的閱讀。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保證閱讀的質量,而且也要注意學生讀書形式的多樣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真閱讀,領略精彩的文本天地
 ?。ㄒ唬╅喿x要選擇適合的讀本
  書本的世界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面對一本厚厚的書,不同的人閱讀會產生不同的感悟,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閱讀也會有不一樣的理解。對兒童的閱讀,選什么樣的書一直是令家長和教師非常糾結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閱讀起步階段讀什么書至關重要。選擇不當會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以及閱讀的基本規律,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圖書,讓他們在輕松的閱讀過程中得到快樂,在成長旅途中用書本去開拓他們的生活,讓閱讀像呼吸一般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書本的世界有多大,童年的生活就有多寬廣。
  (二)閱讀要摒棄功利之心
  兒童閱讀存在著功利化現象。有些學生把“作文選”當作最重要的讀物去讀。這樣的閱讀不是為了知識,而是為了考試或者其他某種功利目的,扭曲了閱讀的功能。真實的閱讀要求學生在文字的世界里尋找到自己的影子,產生心靈的碰撞,這是閱讀對成長的一種指引。因此,在閱讀中我們要保護好學生的精神童年。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有自我的存在,把自己當作書中的一個人物。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己走進故事,在故事情節中產生共鳴,書中的世界才會成為自己童年的一個部分。我們要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愛讀書的人,因為整本的書更具有故事性,情節完整。只有置身于文本之內,把原本波瀾不驚的常態變得更具有故事性,用閱讀改變他們的生活,尋找到童年的趣味,學生才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讀書的魅力。
  二、可視化,構建靈動的閱讀空間
  在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滿足學生的閱讀心理需求。教師要根據學生閱讀的整體情況,提供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同時對不同的年級要明確讀什么、讀多少、讀到什么程度的要求。只有做到有明確的目標,將課標的要求轉變成實際的教學行動,整體設計,有序實施,才能讓閱讀真正發生。
 ?。ㄒ唬┙㈤喿x卡
  為了讓學生的閱讀有序進行,教師可建立閱讀卡,借助閱讀卡的有效記錄,助推學生閱讀。閱讀卡對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進行統計,并定時匯總。這樣,以量化的方式對閱讀進行計時,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使每個學生都有清晰的感受;同時再通過定期評估,讓學生深刻地領會到閱讀時間與閱讀成果之間的關系。
 ?。ǘ┰O計閱讀單
  閱讀單能把看不見的閱讀過程,通過書面的形式完整地展現出來。在閱讀單上,學生可以設計一個閱讀表格或閱讀臺階,看看誰讀得最多,評出閱讀之星,使閱讀的全過程可視化,更方便直觀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
 ?。ㄈ├L制導覽圖
  閱讀導覽圖,能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用圖表的形式列出書中人物的關系和言行特征,幫助學生記錄分析人物的性格,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這樣就能使人物形象不再模糊,讓故事變得立體鮮明。
  三、重體驗,深化個性化感悟
  體驗式學習提倡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和經歷來認識事物,獲取知識和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體驗式學習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實踐活動,展開閱讀體驗,使他們都有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體驗式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中的事或人有所了解,喚醒學生真實的體驗和情緒,這也是體驗式閱讀的價值核心。另外,體驗式閱讀能讓學生在對往事的聯想和文本情節的想象中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那怎樣開展體驗式閱讀教學呢?
 ?。ㄒ唬┣榫丑w驗
  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文,使用不同的方法,創設不同的情境,巧妙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情境體驗教學,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建立與文本形象之間的聯系,讓抽象的文本和立體的文學形象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形成良好的心理體驗,對文本產生一種親切的感覺。如,在《荷葉圓圓》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課件創設情境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體驗荷塘的美,并用圖畫重現情景。學生通過欣賞荷塘的風景,感受教師用語言創設的優美環境,閉上眼睛想象躺在搖籃里的小露珠的形象和小露珠從荷葉上滾下來的樣子,使靜態的畫面變成動態的影像。這樣的想象,使學生深深地沉浸在對美的欣賞中,真正實現情與景的交融。
  (二)表演體驗
  小學生活潑好動,有很強的表演欲。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特點組織學生在表演中理解感悟課文的內容。根據不同角色的特點,既可以集體表演,也可以分角色演出。學生對沒有經歷過的人和事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表演產生高漲的熱情。如果教師能不斷地鼓勵與表揚他們,再耐心地給予適當指點,就能使學生很快地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如,在教學《要下雨了》一課時,為了更好地融入故事的情境中,教師設計了不同的小動物的頭飾,讓學生戴上頭飾進行朗讀和表演。不管是觀看表演的學生還是朗讀者,都能快速地體會到下雨前各種小動物的不同表現。
 ?。ㄈ嵺`體驗
  小學生的天性是勤學好動,并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的活動,讓他們體驗課文的意思,把生活的真實感受融入文本中,獲得屬于自己的個性理解、感悟。例如,在《烏鴉喝水》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我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把一顆顆小石子丟進裝了半瓶水的小口瓶中,讓學生觀察水面高度的變化。通過實驗,學生看清了水慢慢升高的過程,真正理解了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閱讀教學重在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兒童階段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如果學生能夠養成獨立的閱讀習慣,就會使其終身受益。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只有整體性地指導學生閱讀訓練,多維度組織學生開展閱讀,盡力打開他們思維的空間,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田敏.探究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2017(01).
  [3] 鐘桂芳.讓課外閱讀走向“可視化”[J].江蘇教育,2015(37) .
 ?。ㄘ熅?韋 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32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