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索縣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發展中職教育,可以培養大批熟練技術操作工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相對不足,社會重視不夠,管理體制和中職學校自身條件制約等問題,發展中存在較大的困難。筆者以河北省永清縣為例,就其存在問題,提出發展縣域職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管理體制  校企合作  大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47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農村實用人才的重要任務,是穩定和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永清縣作為河北省經濟強縣,擁有近40萬人口,具有較好職業教育基礎。同時,永清縣也是河北省的教育強縣,教育資源豐富。
   一、永清縣職業教育受到多方面的制約,發展較緩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社會上對職業教育仍然心存偏見。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家庭只寄希望孩子考高中、上大學,而對職業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普遍認為上職中沒有希望,甚至感到丟臉。就從永清縣的角度看,隨著城區普高教育翻番工程的推進,永清一中遷址新建,永清中學、永清二中和永清三中改擴建,教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職業學校的沖擊是很大的。
   2.生源數量不足,生源質量逐年下降。由于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的偏見,社會上普遍輕視職業教育,職業學校招生也面臨困境。一方面生源素質下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且學生違規違紀現象較多,形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在校生流失現象也有增長的趨勢。
   3.職業教育的總體投入仍然不足。目前,職業教育經費沒有形成統籌機制,造成職業教育的投入不足,難以滿足其發展的需要。投入的不足,也造成了職業學校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滯后,相應設備配置明顯不足,實習、實訓活動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的開展。
   4.管理體制不順,資源配置不合理。職業教育分屬教育、人力資源等部門管理,存在多行業辦學、多頭管理的現象。部門之間又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聯系,造成了人才培養與就業分離,教育教學資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沒有得到有效的配置。
   5.學校師資力量不能滿足職業學校教育。永清縣現有職教教師的補充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招考,二是面向社會招聘。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考的教師由于是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缺乏實踐工作經驗,不能及時適應職業學校教學的特殊要求。尤其是社會招錄的專業教師由于自身素質較低,也無法承擔技能教學的重任。
   6.中職畢業生缺乏競爭力、就業困難。中職學校畢業生學歷層次較低、專業知識缺乏,缺乏就業競爭力。在當前就業形勢極其困難情況下,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往往不被用人單位所重視。同時,中職學生在就業中缺乏正確的定位,缺乏踏實敬業的作風,增加就業困難。
   二、確保職業教育穩定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1.加強宣傳引導,提高認識,營造良好氛圍。永清縣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需加強對發展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認識到“抓職教就是抓效益,抓職教就是抓社會穩定”。對社會、家長和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的引導,促使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通過設立“職教開放周”、“職教活動日”等宣傳活動,為職業教育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整體素質。對于剛招聘的專業課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到相關企業進行實習鍛煉,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對社會招錄的專業教師加強教學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技能教學的需要。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專業等級培訓和技能鑒定,努力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加快職業學校人事制度改革,采用綠色通道,向社會錄用、選拔適合于職業教育的人才充入教師隊伍。
   3.加強領導,全面統籌規劃永清職教發展大格局。政府要切實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納入教育事業的總體規劃,建立“大職業教育”構想。以建設合格縣職教中心為契機,整合全縣職業教育資源,調整布局,積極推進特色職教中心建設??h政府應做好長期發展的職教規劃,堅持“政府為主導、學校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逐步推進特色職教中心建設。
   4.加強教學管理,促進教學改革。根據永清縣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靈活設置課程。結合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存在素質較低,社交禮儀知識缺乏,在就業中不會積極推銷自己的現狀,我們在課程設置中將《市場營銷基礎》和《社交禮儀》作為必修課,提高學生素養,增強自身的推銷能力。同時依據學生興趣,開設各種選修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二要結合實際,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加快開發和編寫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和校本教材,使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
   5.密切校企合作。學校要依托支柱行業和企業,共同完善實訓基地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公共實訓基地,可以邀請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甚至一線工人來學校講課,為學生提供“零距離”的崗位技能訓練。同時學校需主動與行業、企業接觸,實行產教一體化,采用“訂單式”培養模式,從內涵上提升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另外,學校可以利用自身實訓條件,緊密聯系市場,積極尋找項目,將真正的項目帶到學校,通過真正的業務,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6.完善機制,不斷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一是應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適當提高職業教育經費占整個教育經費的比例。同時給予企業職業教育投入的優惠政策,形成職業教育統籌機制,以確保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二是要支持職業學校拓寬融資渠道,多渠道籌措經費,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引導社會資金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共同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積極利用金融、稅收以及招商引資、社會捐助等手段,建立多渠道的職業教育融資體系。
   總之,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穩步發展,只有以市場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的體制改革,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建立起政府部門、教育部門、企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參與的協調機制,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推進縣域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建斌.對當前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2]馬慶發.提升就業質量: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視角[J].《教育與職業》2004年第12期.
   [3]金臖,趙鵬程,黃育云.我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0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