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析初中生物教學理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物是國家規定的初中基礎學科,是初中階段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程。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如何教?學生應如何學?初中生物的教學理念又應如何貫徹?本文就初中生物的教育現狀,簡單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理念  意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11
   “生物”,其英文為Biology,來自于希臘語,是古希臘人建立了生物學。從字面意思上看,“生”即為活的,“物”即為物體,合二為一即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物體。初中生物的設立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及地球上生存生物的奧秘。生物這一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實用性較強的學科。
   一、探析初中生物教學理念的意義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探析初中生物教學理念有利于教師更好的教和學生更好的學。從教的主體來看,有利于教師準確把握生物教學的整體指向,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生物的實際情況下,設置合理的教學設計,完成教學任務,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效益;從學的主體來看,有利于學生設置適合個人的學習計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益。
   二、初中生物教學理念
   (一)培養目標
   1.轉變初中生物的功能:教師要轉變課程中過于注重生物知識傳授的傾向,要強調形成積極主動學習生物的態度,使學生獲得生物這一學科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同時培養初中生學會正確學習生物的方法以及正確的價值觀。教師不只是教書,還有育人,同樣,生物教師不只是教生物,也要教育學生。
   2.轉變初中生物的內容:教師要轉變生物課程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生物本來就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要加強生物這一學科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的聯系,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摒棄“教總比不教好,教多總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教學理念。
   3.重視初中生物的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比如七年級一篇課文“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其教學目標: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并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這是一份交融式的教學目標,將三者糅合于一起,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還是會忽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這是很重要的。
   (二)教學觀念
   1.關注生物這一學科到關注學生的變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即為學生對學習生物是否有興趣和求知欲,學習動機是否強烈,是否可以自己調節學習生物的情緒,學習欲望是否可以再上升一層。注意狀態即為學生對學習生物能否長時間保持興趣,能否一直關注要學習的知識,并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在聽教師講課時能否做到全神貫注。參與狀態即為學生是否積極在思考并主動回答問題,是否在實驗過程中參與實驗,是否參與討論交流。思維狀態即為學生的回答是否有針對性,語言是否流暢,見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2.重視生物結論而輕過程到既重視結論又重視過程:重結論輕過程是傳統教學的教學方式,它認為學生只需聽講和記憶,忽略了學生的思考。結論與過程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關系,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在八年級的生物課本中,有一篇叫“觀察種子的結構”,最后要得出結論是種子的結構有哪些,但如果先進行展示或者實驗,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輕輕松松就明白記住結論,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
   3.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為中心,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不放手,一個人包完整堂課,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駕馭課堂的能力達不到,怕放手后課堂上出現的情況自己應付不了;另一種是因為“一言堂”最簡單,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教學內容陳述一遍既可。而這樣做,學生的主體性一點都沒有得到發揮。針對于此,教師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生物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生物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三)學習方式
   1.自主學習:即學生在學習生物這一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從某個角度而言,學習終究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對它上心。
   2.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法特別適合生物教學中需要做實驗的地方,大家一起動手,為了同一個實驗目標,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哪些人準備工具、哪些人做實驗、哪些人來記錄,這是一種互助性的學習。
   3.探究學習: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方法適合學生在學習生物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遇到問題進行探討。
   (四)教學行為
   1.對待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推動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教師應該尊重、贊賞學生,師生應該民主平等、教學相長。有些教師不允許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提出建議,其實這是錯誤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彼此間進行情感交流,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發展。
   2.對待其他生物教師:在對待其他生物教師上應該是合作、共求進步,而不是藏著掖著。為了生物這門學科,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教師與教師之間應該多一些交流,取長補短。也可以去觀摩優秀教師,從有經驗的教師身上汲取教學方法。
   3.對待自我:教師在上完一堂生物課后,應該及時進行自我反思、總結,對于這堂課,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是否徹底貫徹了教學理念。其實學生作業是教師反思的材料之一,在批改作業過程中,教師會發現許多不同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非常好的資源。
   (五)教學評價
   要注重評價、考試功能轉變,在學習生物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在考試上,不能只看學生的分數,要看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但也不是“過分”看學生掌握生物知識數量的多少,還要看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合作學習的精神等。
   總之,在時代發展的需要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改變徹底過去的生物教學現狀,首先要貫徹培養目標,其次要更新教學觀念,再次要反思教學行為,最后要轉變教學評價。這樣才能認真落實初中生物教學理念。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0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