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能夠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從而促進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邮浇虒W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與學生的良好溝通,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長。就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應用展開深入分析與研究,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互動教學;小學高年級;應用探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也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階段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就必須在課堂上建立一種師生良好互動的全新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探究精神,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
一、互動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通過對互動教學內容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首先,由于小學生年齡的原因,他們大多在課堂上活潑好動,使用互動教學的方式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其次,互動教學使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明顯增加,加深了老師對學生的認識,對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的了解,從而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最后,互動教學還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完成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開展探究學習的轉變。
二、互動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革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依然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子。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摒棄原有的教學理念,提倡平等的教學理念,樹立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意識。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將教學的重心都放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對于一些比較內向、不善于在課堂上發言的學生,我們要給予特殊照顧,鼓勵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從而實現班級學生的共同進步。此外,我們還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比如促進自身備課能力、組織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的提升等等,使課堂教學環節更加流暢,完善“教”與“學”的體系,從而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具實效性。
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平等
互動教學的實現,必須依托于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只有在平等和諧的關系下,學生才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師生之間的互動發揮真正的作用,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學生連自己真實的想法都不敢表達,師生互動將沒有任何意義。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由于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在課堂開始,我們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復習問題,比如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我們不要給予批評,而要對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給予鼓勵,使學生不再對老師產生畏懼的情緒。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拍拍同學肩膀、摸摸學生的腦袋來增進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暢所欲言。
3.巧設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最突出的性格特點就是好奇心比較強,對于新鮮事物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設置巧妙的互動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時,我們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這樣的互動情境:學校要為每個班級采購一批作業本,由老師扮演作業本的生產廠商,每個學生代表每個班級的采購負責人,讓學生自己確定自己所代表的班級人數及每個人需要的作業本數,比如一個班級有45個人,每個人要發12本作業本,那么他需要從我這里訂購多少本作業本?如此,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4.使用合理的評價機制,實現師生交流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小學生更不例外,相比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他們更需要來自老師的鼓勵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因此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獲得來自學習的成就感。比如在課堂氛圍比較緊張時,我們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是自己的評價機制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即使回答的不夠正確,我們仍要以鼓勵為主,委婉地指出其錯誤;當學生出現一無所知的情況時,我們也要盡可能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然后通過溝通幫助學生找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
總之,互動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教學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互動交流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良鋒.運用交流互動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5).
[2]伊秀云.試析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互動式教學[J].學周刊,2015(23).
編輯 張佳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