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閱讀和寫作分別是語文學習的輸入和輸去過程。讀寫能力是小學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學教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小學時期,還未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得到知識和素材的積累,并培養語感,才能對學生的寫作有所幫助。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并且要閱讀有價值的材料、對寫作有幫助的材料,在寫作時把積累的素材應用到文章當中,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實踐
讀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過閱讀積累更多的素材,才能在寫作中游刃有余,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進行探討研究。
一、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應用的積極意義
閱讀在小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這樣有利于綜合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但教師應該注意的是,閱讀和寫作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大量閱讀了,不一定就會寫作,要注意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敢于輸出不斷練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二、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閱讀與寫作教學相分離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很難結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分開講解,這樣學生就很難將兩者聯系在一起,不利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而現階段我國推崇的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但在實踐上還有一定困難,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小學語文教材的設置,閱讀的訓練通常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提高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而作文的訓練則是通常設置一個專門的單元,這種方式雖然思路清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利于讀寫的結合教學,不利于全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二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注重將兩者相結合,教師的結合意識相對薄弱,導致學生也不能將讀寫相結合。教師在備課時就習慣于將閱讀和寫作分成兩個模塊,導致課堂教學時兩者分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自然地將兩者分割開來。
?。ǘ┳x寫結合訓練不足
練習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所在,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閱讀和寫作的訓練安排不多,不能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的效果。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也可以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訓練。閱讀的目的是將閱讀所獲得的素材靈活地應用到寫作中去,使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但現在很多學生無法靈活地把素材應用到作文中。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平時對素材的積累不夠,或者無法正確地將素材應用到寫作中去,另一部分原因是教師對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訓練強度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訓練,通過不斷練習,提高學生對素材的應用能力,進而實現對閱讀和寫作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措施分析
?。ㄒ唬┱Z文閱讀后寫讀后感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之后寫讀后感。但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體系尚未完善,所學的知識有限,教師可以讓其進行大量閱讀,在閱讀后會對整篇文章有全面的理解,寫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寫讀后感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分小組,在每個小組中評比寫讀后感寫得最好的同學,大家向他學習,學生也可以相互討論,共同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相互學習,也可以通過演講和朗誦的方式,向大家分享寫得比較好的同學的讀后感,同學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教師首先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從而了解文章的標題,在講解完課文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由課文拓展延伸到實際,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寫下讀后感并談談如何保護我們的地球。此外,不是每篇課文都需要寫讀后感,應該結合課文情況決定是否寫讀后感,但教師也應養成一定的寫讀后感的周期,讓學生養成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ǘ┠7挛恼逻M行仿寫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通過對優秀文章的模仿,可以加強其對優美的詞語、句型的學習和理解。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對素材的積累也不足,能夠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比較困難。因此,對優秀的文章進行仿寫,是對語文寫作能力訓練的一種重要方法。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文章中對人物描寫的部分非常優秀,可以讓學生模仿這部分內容對自己身邊的人進行外貌描寫,這樣能使課堂變得有趣,充分調動學生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在對自己身邊的人進行外貌描寫時,還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的仿寫內容進行打分并說出理由,這樣可以鞏固學生對仿寫要點的掌握程度,同時還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
(三)發揮想象力續寫文章
在對學生的寫作訓練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讓其根據實際情況對文章進行續寫,這樣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對文章進行續寫,經過不斷的鍛煉,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推行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吳明珠.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4(2).
[2]毛永春.對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研究[J].學周刊,2018(31).
編輯 杜元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5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