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優秀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體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和藝術發展史上沉淀下來的瑰寶,具有很高的傳承價值。初中音樂作為一門用于提高學生音樂感知力與鑒賞能力、拓寬學生知識視野、促進學生人格全面發展的藝術類學科,很適合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從而使課堂教學得以升華,對學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有鑒于此,針對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體現展開探討。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初中音樂課堂;鑒賞能力
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體現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和思路
?。ㄒ唬┨岣邔W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能力
音樂藝術作品具有感性化、豐富多樣的表現形態,而聽眾普遍停留在較為粗淺的主觀感受上,想要進入深層的鑒賞境界就需要不斷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教師可從這六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第一,讓學生認識到藝術家在創作音樂作品時的個性、經歷、藝術風格和文化素養等;第二,讓學生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藝術家當時的心境;第三,讓學生思考藝術家在創作音樂作品時是否還原歷史、是否將作品的意蘊和文化接軌;第四,組織學生探析藝術家所選用演奏樂器的真正意義;第五,引導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達到情感共鳴;第六,盡可能豐富學生的視野閱歷和藝術修養,為提升音樂鑒賞能力打好基礎。最重要的是,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和引導學生對多元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
?。ǘ┩貙拰W生的知識視野
優秀傳統文化包括詩歌、文學、繪畫、舞蹈等多種形式,盡管藝術類別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相通的。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藝術具有包羅萬象的屬性,尤其是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時間的沉淀,蘊含有豐富的情感寄托,對學生藝術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要善于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在文化傳承過程中實現藝術素養的不斷提升。
?。ㄈ┐龠M學生人格全面發展
對學生而言,完善的人格不僅有助于他們在今后的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遠,還能助其心胸寬廣、心態健康,領略到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精髓,從一片白紙到不斷地學習積累,最終厚積薄發,以取得輝煌的成就。這也是作為藝術類課程的音樂教育所蘊含的獨特價值,因此教師應合理選擇優秀傳統文化里的內容,循序漸進地完善學生的人格。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體現形式與實例
?。ㄒ唬┳寕鹘y歌舞走進初中音樂課堂
中國傳統歌舞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以秦安蠟花舞為例,已經距今一千多年,起始于唐朝秦安縣境內,發源于秦安郭嘉鎮一帶,來源于辭賦,由最初的清唱演變為歌舞藝術。秦安蠟花舞多在夜間演出,表演者左手手托內置有蠟燭的花燈,右手揮動絲折扇,主要由人數不等的青年女子以行進式進行呈現。秦安蠟花舞的伴奏曲帶有江南韻味,典雅細膩且優雅委婉,再配上翩翩起伏的舞姿和抑揚頓挫的曲調,深受民間群眾的喜愛。作為歷史上秦安民眾表達愛憎并抒發情感的重要載體,秦安蠟花舞蘊含有秦安人的審美情趣、精神信仰和價值取向,也反映出他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殊追求,因此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和傳承意義。作為典型的“原生態”民間舞蹈形式,秦安蠟花舞沒有脫離人民群眾的精神和娛樂追求,很適合用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秦安蠟花舞的內涵價值,教師可以邀請當地的舞蹈名家走進課堂,面對面為學生講述秦安蠟花舞的發展經歷并現場表演,從而增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命力。
?。ǘ┳屆袼孜幕哌M初中音樂課堂
民俗文化來源于不同的民族,具有濃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以裕固族語言為例,作為我國正處于瀕危狀態的弱勢少數民族語言之一,面臨著即將消亡的緊迫局面。為了助力這一文化的傳承,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完整、生動的裕固族民歌、服飾、語言以及人物事跡等文化形態,有條件者還可邀請裕固族文化傳承人走進課堂,通過游戲活動來使學生近距離感受民俗文化的精彩之處和價值內涵,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為初中音樂課堂增添情趣。
(三)讓經典古詩詞走進初中音樂課堂
古詩詞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對初中生而言,它不僅是民族精神的教科書,也是學生內在素養的動力源泉。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風格多樣的經典古詩詞歌曲進行播放,比如《江南》《滿江紅》《靜夜思》《村居》《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讓學生感其聲、領其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古詩詞歌曲教學。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與游戲活動。舉例來說,教師可結合古詩詞與音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用身體語言表現音樂節奏,比如按照五言詩“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詩“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的節奏進行聲勢訓練,既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興趣,又能夠傳授很多知識和道理,使學生在掌握音樂節奏的同時豐富精神素養。
初中音樂教學看似簡單卻容易淪為“雞肋”,為了避免學生將音樂課當作嬉笑玩耍的自由場所,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措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盡可能提高音樂課堂的人文氣息,而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一個良好的工具。教師應善于選擇恰當的傳統文化形式并將其引入音樂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獲得鑒賞能力的提高、知識視野的拓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陳婷婷.淺談初中音樂課程中的中國民族音樂:以人民音樂出版社的教材為例[J].北方音樂,2014(9).
[2]劉曙艷.初中音樂課堂中民歌藝術的傳承與教學探討[J]. 北方音樂,2018(6).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