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個性成長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術是一門能夠啟發人創造力并追求個性化表達的藝術,在人才教育培養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立足于藝術作品本身,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幫助學生獲取美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而最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從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個性培養的現狀入手分析,探究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個性成長;影響;個性化差異
初中美術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能夠對學生產生美的啟迪并進行藝術熏陶。結合當前以素質教育為主導的新課程改革趨勢,初中美術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這將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對初中美術教學個性化培養的理解
個性化可以被視為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結構,是指人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特點。個性化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可塑性。個性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后天的成長發育中逐漸形成;第二,穩定性。個性一旦成型,在實際生活中就會趨向于穩定;第三,應激性。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各種外界因素都會對一個人的個性形成過程產生影響。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美術這門學科的優勢,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講解或者藝術的熏陶來刺激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個性成長。
二、初中美術教學個性化培養存在的問題
?。ㄒ唬┙逃砟盥浜?
受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傾向于傳授學生大量的美術知識和繪畫技巧,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式上也習慣于“知識灌輸”而非“思維啟迪”,導致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思維被壓抑,美術教學也喪失其本來價值。
?。ǘ┙虒W過程敷衍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擅長將自己的主觀意念強加于學生,根本不考慮個性化發展的循序漸進和針對性舉措,使得培養出的學生都是千篇一律的“程式化”人才,毫無靈魂可言。
(三)教育成果不理想
初中美術對學生個性成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上,需要教師以充分尊重學生為前提開展多元化教學,在實踐中滲透美的感覺。而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功利性太強,反而導致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走向歧路,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初中美術教學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的策略
?。ㄒ唬┗钴S課堂氛圍
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首要前提就是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這需要教師一改固有的思想觀念,將美術課堂交還給學生,尤其是要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鼓勵學生張揚個性,才有利于他們的個性成長。舉例來說,在人教版《幾何形體的聯想》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意愿或者通過與同伴的交流來確定個性化角度,以此為入手點進行分析描繪。在這樣沒有受到教師過分約束的課堂氛圍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性成長。
?。ǘ┡囵B學生興趣
之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因為它能夠促使學生自動、自主、自覺地進行學習和探究,因此初中美術教學也應以培養學生興趣為手段,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教師首先要學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完成對基礎知識和專業技巧的講解后,刻意地引入一些背景故事或藝術家的生平軼事,結合作品的藝術手法和情感表達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對原本的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改進,減少示范講解、增加練習實踐,從而鞏固并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個性化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ㄈ┞鋵嵰虿氖┙?
以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為目的的初中美術教學必須要重視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個性特點皆不相同,只有采取差異化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并發展自己的個性。具體而言,教師可在一些技巧性較強的繪畫課程中,通過手把手教學來幫助每一個學生準確掌握繪畫技巧;考慮到同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水平參差不齊,教師應鼓勵水平較高的學生大膽創新,發揮自己的個性。而對水平較差的學生應重在提升基本功并加強藝術熏陶,以免其喪失學習動力;教師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應結合其個性特點,因勢利導,從而促進其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
?。ㄋ模┲匾暭畋頁P
每個學生都有獨一無二的內心世界,這是其個性的來源。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具體而言,考慮到初中生普遍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且喜歡追求標新立異的感覺。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通過繪畫這一實踐過程引導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這樣既能使學生得到滿足,又在無形中鼓勵學生樂于發展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擬定一個題目,要求學生圍繞這個題目進行自由創作,并在課堂上對所有學生的作品進行逐一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傾向于對那些與眾不同、個性突出的作品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ㄎ澹┨岣吆献饕庾R
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意義在于,避免學生在個性化成長道路上走向歧途。因為個性化強調自我意識,但缺乏約束的自我意識很容易陷入偏激和片面的狀態。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交流,在與他人溝通與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的個性化成長。
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個性成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它需要教師在發揮美術課程價值意義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人性化的措施加以引導,從而促進其個性發展與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璇.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個性化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
[2]黃偉玲.初中美術如何實施個性化教學的探析[J].文學教育(中),2013(5).
編輯 李燁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