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內外作業設計凸顯“語用”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對小學生的教育。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不太健全,沿用至今的僵化、守舊的教學活動容易限制其思維自由發展,因此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在這個大的改革背景下,圍繞“關注學生發展”“關注教學效益”“關注現實生活”三個方面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時代改革浪潮下,社會現實要求教育事業也要不斷進步,由此教育界提出了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以語文課程為例,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一、關注學生發展,有層次地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實踐活動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要體現促進學生發展這一基本理念。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觀察者,但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反客為主,成為課堂的主宰,忽視學生的角色定位。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圍繞學生開展課堂教學目標,即要按照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科學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形成。
如,學習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程時,最先學到的是漢字《天地人》,讓學生對漢字有整體的認識;然后學習漢語拼音《ɑ o e》,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拼讀漢語的方法;到了學習《秋天》一文時,文章中出現了很多復雜的漢字,這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識別難度很大,但每個漢字上都標注好漢語拼音,學生只要熟練運用前幾課學到的漢語拼音知識,就能做好課前預習,品味秋天的美麗。教師在整體上把握了教材的難易程度,合理安排了基礎課程的學習,對后面重點課程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師設計課程要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學生遇到問題瓶頸時,教師要耐心、反復、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工作。
二、關注教學效益,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小學語文教師了解了學生課堂學習特點,即接受知識能力強,但注意力不集中;易接受片段性知識,但知識結構混亂。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課程重難點,這樣學生才能在最有效的時間內習得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但教師教學實踐最應該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主動思索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開拓學生思維。
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過程中,當教師讀完整篇文章后,提出問題:老屋最終倒下了嗎?為什么沒有倒下?學生紛紛舉手要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邀請了幾位學生回答,聽完學生的回答教師給予了肯定,增強了學生學習自信心。接下來,教師又問道:文中的老屋有什么高尚的品質,學生愿意向老屋學習嗎?學生聽到這個問題陷入了沉思,接下來紛紛表示愿意成為老屋那樣的人。
在這堂課中,教師沒有一味地滿堂灌,學生也沒有全程被動接受。師生雙方互動頻繁,教師在教課中關注學生,培養他們探索問題的能力;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開拓思維,認真思索,主動思考問題,在學中有所領悟,讓學生真正有收獲。
三、關注現實生活,保證學生課堂參與度
“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钡臅r代已經成為過去,現在社會要求學生不僅要熟知課本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把這些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為社會創造財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把理論知識與聯系實際,學生也要把學到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如,學習《春夏秋冬》這一課之前,教師先提問學生: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喜歡這個季節?并要求學生在畫紙上畫出這個季節最有特點的東西。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教師邀請幾位學生說出了自己最愛的季節以及原因,其中有的同學就回答出喜愛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此時提出要求,請學生把四季中的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分別畫到紙上,最后比較出哪位同學畫得最好。學生急忙拿起畫筆,爭先恐后地畫了起來。最后教師把這些畫好的畫作張貼在教室后面的展示欄中。
這次教學活動中,學生都表現得十分積極,全程參與教學活動。因為四季也是他們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讓他們有話可說。而且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作畫,還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順利地完成了此次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教學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教師要制定符合小學生學習規律的課程目標,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關注的應該是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不應過于注重知識的接受和分值高低。教師要想盡辦法,創設各種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喜燕.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狀分析與優化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李仕碧.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之我見[N].巴中日報,2010.
編輯 謝尾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732.htm